无须过度解读周小川的“白发”


无须过度解读周小川的“白发”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中国也不例外。无论是媒体上,还是坊间的议论,金融危机都是国人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最近,一个特殊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周小川的“白发”。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饱受争议。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5次下调利率。戏剧性的变化将央行推向舆论风口浪尖。“政策制定者缺乏前瞻性,对次贷危机认识不足”的质疑声令央行行长周小川饱受压力,同时他还要警惕通胀通缩反复交替出现。压力之下,周小川疲态毕露、一头白发。

 

据记者称,周小川之前无论是出席国内还是国际会议,都一头黑发,保持着儒雅的形象。但在2008年10月初,记者在钓鱼台国宾馆偶遇周行长时,却见他鹤发苍颜,疲态毕露。显然,周小川的“白发”,在记者的眼里,已经成了中国的货币政策饱受争议和周小川压力过大的象征。

 

对记者观察细致入微的职业精神我非常钦佩,但对于将白发作为“中国的货币政策饱受争议和周小川压力大的象征”的解读,我认为过了。

 

查了一下资料,周小川出生于1948年,年龄已然不小。对一位花甲之人来说,有白发很正常,没有白发才“特别”。不信去看看社会上的老年人,例如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比如“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老工人,有多少不是满头白发?周小川压力大毋庸置疑,毕竟有重任在肩;但把“早生华发”完全归咎于“压力”,似乎有些牵强。

 

另外,我相信当前的压力还不至于让我们的行长“一夜愁白头”。一方面,从目前公开的资料分析,中国的经济总体还是好的,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还是对的,行长压力何来?另一方面,之所以能被委以行长的重任,说明周小川有能力应对超越常人的压力和复杂多变的金融形势,怎么可能遇事先“白头”呢?

无须过度解读周小川的“白发”,人上了年纪头发总是要白的,这是“自然规律”使然,跟压力不压力的不相干——压力顶多只是白发的原因之一。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8/1229/13/4UB8ERUC000112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