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多个省级卫视就提出了电视剧"大剧年"、"独播年"的口号,但从收视来看,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没有延续前几年电视剧大热的场面,总体表现不温不火,亮点不足。从市场表现上来看,2008年电视剧市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电视剧红火开年。在2008年开始的前3个月,《闯关东》和《金婚》引发电视剧收视一股短暂的热潮,并在各地省级卫视全天候反复播放。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收视表现,但是这种"高消耗"的播出方式也折射出电视剧产业资源竞争激烈的现实。电视剧产业化之后,各省市电视台在电视剧播出方面的办法层出不穷,首播剧、独播剧、自制剧、引进剧、定制剧等不同剧种充斥荧屏。面对如此复杂的电视剧收视市场,如何能够再出奇制胜?于是,有的电视台就使出了上文提及的"高消耗"的电视剧播出方式,以量取胜,通过连续播出的多集电视剧来满足受众的收视欲望。但这样的播出方式也使中国的电视剧产业面临艰巨的考验,消耗速度快就必然要求有更多的电视剧资源后备,如何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制作出更多更新的电视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
二、地震报道和奥运报道期间,电视剧播出时段和力度被调整。在大地震面前,国内电视台普遍把重点都放到了播报地震新闻、制作抗震救灾节目上。如东方卫视推出"聚焦汶川大地震特别报道",卫视所有节目都为该特别报道节目让道;重庆卫视停播所有娱乐节目,将频道暂改为重庆市抗震救灾专业频道,只播出抗震救灾消息。
在北京奥运会比赛期间,央视及各省级卫视又纷纷调整自身的节目布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直播或者转播奥运会赛事上,电视剧的播放多被放到非黄金时段如凌晨等,电视剧的收视明显下降。
三、奥运之后,表现平淡。奥运会之后,央视八套晚间电视剧场引进剧《可爱的你》表现可圈可点,该时段收视相对于奥运期间有大幅上升。但是接档奥运的央视综合频道的爱国大片《夜幕下的哈尔滨》收视却未达到预期。自此之后,没有再出现如《奋斗》、《新结婚时代》等引起全国强烈反响和热评的电视剧,与2007年优秀电视剧一部接一部不断涌现的局面形成反差。而吵闹了一年的新版《红楼梦》在一片热论中开始拍摄。。(作者谢耘耕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