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恶搞一下:报刊常见文体分析与解读 邹剑川 1、 副刊:报纸推出的一种趣味抽奖活动。由编辑随机选出,幸运读者文字可以刊出,并获得现金若干。可认为是报纸的一种促销和公关活动。为了表明报纸影响力深远,强大,也刊出外省外地作者稿。 2、 时评:一般是业内人士互相交流、学习、研讨的园地。本报编辑、记者也时常上来挣工分。通常都是废话,说了等于没说。操作要领是正义凛然状,站在党国高度和人民群众立场上,高举杀威棒。在操作时候一定要想象三个代表在一刹那间灵魂附体,自己完全代表了党、人民和先进的文化。 3、 段子:一般是让人笑的东西。但往往由苦大仇深的码字民工制造。由于大量民工直接从古今中外素材里搬运,已逐渐式微。 4、 笔记:可以理解为群众采写的,第一人称我在现场的消息和通讯。由于群众普遍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和操练,专业记者、编辑由此可以获得优越感和成就感,来冲淡中和他们和专业作家、诗人比较的自卑感。 5、 杂文:由于我国和谐、昌明、稳定、繁荣,万邦来朝,多难兴邦,这种腐朽没落的文体已基本绝迹。剩下几个鸟人,还在埋尸故纸,玩杯弓蛇影的游戏,鲁迅先生九泉下当欣慰矣。 6、 故事:一般适合儿童阅读。是儿童少年文学的一种。由于我国人民普遍有颗不老的童心,并且普遍学力不高,所以很有市场。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外来民工聚集地带。 7、 随笔:受网络论坛和WEB2.0文化冲击形成的文体。区别在于一个在网络灌水,一个在报刊灌水。 8、 诗歌:一种用于美化版面的临时填空的文体,多为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多出现在节假日和节气更替时候,和月经一样准时来潮。目前的潮流是口语化、白开水化、口号化、标语话。 9、 散文:一种描写个人情感、经历、感悟、见解、事迹的文体。和其他文体的区别在于有很多个“我”字。操作要领在于一定要有“我“,一定要自闭、自恋、自我清高、自以为是。有焦虑症和歇斯底里、精神分裂倾向的人往往玩得比较到位。 10、 感悟励志:就是一群失败的人痛定思痛之后,去教育一群比他们更失败,或者还没有走上社会去失败的人。素材多来自古代中外宗教哲学作品、电视广播节目、图书、名人传纪、名人访谈。 11、 专栏:当编辑不知道怎么划分和区别一种文体,又懒得去问作者。或者是干脆懒得编个新栏目,又因为对方往往是名人、牛人、熟人、业内人士,所以就统统划为专栏。 12、 消息:一种用事实表达观点,用客观来体现主观,符合主流意识和上层阶级需要的文体。 13、 通讯:软文的一种常见格式。 14、 述评:一般为缩写发生的一些新闻,而后把许多人的观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15、 广告:报刊核心产品和主要盈利方式。通常占据版面很大,并时常五颜六色,还有美女出镜助兴。 16、 写手:用手写字的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用笔写。第二种用键盘写。第三种既用笔写,又用键盘写。 17、 剧本:小说的一种变体。一般用作电影电视演员背台词,和导演拍片子用。特点是对话很多。现在经济危机了,为了轻松,喜剧比较流行。譬如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姜郎的《魔卡》。 18、 小说:基本商业报刊上没有了,网上有,文学期刊上有,下面没有了。 19、特写:部分想玩影视没机会的郁闷记者,以及部分不会摄影摄像的记者意淫出来的文体,也是为了证明记者文笔可以和作家比美的文体之一。 20、深度报道:记者为了表现自己可以进国家安全局,为了表明自己博学多才,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稿费和奖金、名利的文体。借口是报纸专业化,专家化,挑战网络文化。 21、20、深度报道:记者为了表现自己可以进国家安全局,为了表明自己博学多才,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稿费和奖金、名利的文体。借口是报纸专业化,专家化,挑战网络文化。 21、情感稿:苦闷男女青年排遣力比多和性压抑的文字,失恋单身青年教育单身失恋青年恋爱,大龄男女青年意淫撒欢的文体。可以理解为,失恋出作家,愤怒出诗人的明证。 22、学生作文版:当下报刊最有文学观赏性和最不具备功利主义,最接近文学本质的版面。 2009年1月10日草就 |
无聊恶搞一下:报刊常见文体分析与解读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