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背景下小成本喜剧电影的钱途


经济危机背景下小成本喜剧电影的钱途

 

此文系“百度加谷歌”剪贴流文本试验

 

来自华谊兄弟影业公司的数据显示,电影《非诚勿扰》的票房截止1月21日,已经超过3.4亿。这个数字超过了之前《赤壁》(上)3.2亿,成为中国电影有票房数字统计以来的最好成绩。

 

而宁浩的《疯狂的赛车》票房瞄准一个亿。更是在刚上映2天票房就已突破1000万元。

按照历史规律,经济越萧条,电影业反而越繁盛。上世纪20年代末,人们即使排队领取救济,也会挤出几枚硬币买票观看疯狂喜剧、热闹歌舞片以及秀兰·邓波儿的甜美脸蛋。而1929年,好莱坞更是顺势举行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礼,每张门票售价10美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是在这7次中,有多达5次让当年的电影票房反而强烈攀升。经济危机永远是好莱坞的巨大动力,无论是“疗伤影片”还是现实题材,都能在经济震荡中获取灵感。同时,压缩的制作成本,也促使制片商更用心、更审慎。因此,在最艰难的时刻,往往也能催生出最伟大的电影。好莱坞也正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逆势上扬和发展繁荣起来的。

喜剧本身是一个受众广泛的电影体裁。对于当下的中国电影来说,经济危机背景下,年青白领失业、半失业者,返乡农民工期待“疗伤”,而在萧条金融环境笼罩下的人们更期待轻松爆笑,并能引发一些思考的电影。

姜郎新作魔幻喜剧电影《魔卡》是讲述一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把影子出卖给魔鬼,获得一张100亿可无限透支信用卡的故事。中间融合了网络元素,也带有对人性的思考,更是搞笑爆笑异常。该片据传已被海外机构购买国外版权,并有国内电影传媒公司免费宣传,今年6月也将进入院线上映。

2007年,中国制作402部影片,绝大部分达不到市场要求,只有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能够进入院线上映。《非诚勿扰》、《疯狂的赛车》、《魔卡》等小成本喜剧电影,受到追捧和欢迎,受到院线的欢迎,吸金有术,也启示我们在小成本电影制作上,应当首先考虑市场和群众的需求,也要精心的策划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