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乙隆快语7-9


李乙隆快语(7

李乙隆

 

61、汉中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李小平在某夜总会玩乐时,要让邻桌一位女士陪酒,人家不愿去,他拿起酒瓶就砸,结果被一伙“有眼不识泰山”的人打断了四根肋骨。夜总会被停业整顿。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又一次使人民公安形象受损。说来也该怪有了互联网之后信息透明度较高,放在以前,公安被打伤当然是光荣负伤,被打死当然是因公殉职,是烈士,未入党的当然要追认为党员。

 

62、“以和谐精神超越传统三代人权精神,将化育出第四代人权,即和谐权”,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政法大学是干什么的?中国要走向法治,是不是要指望他们教育出符合法治精神的新一代政法工作者呢?

这几年口号标语更新频率不低,保持党员先进性,八荣八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近是建设和谐社会。

曾几何时,“稳定压倒一切”,现在倒没有说“和谐压倒一切”,但什么都可往“和谐”上靠。连岳说得好,一个城市主政者粗暴对待主张自己权利的市民,可以说是为了和谐;禁止不同意见甚至善意批评,当然也是为了和谐;把流浪汉、小贩打倒在地,都能说成是为了和谐……

李某算是被政法大学校长上了一课,人家成天以人权说事,以人权“干涉别国内政”,其实才有几代人权呀?我们才到了“第四代领导人”时代,就已经有“第四代人权”了。在人权方面,我们才是真正的赶英超美呀!

 

63、有关部门为减轻社会养老压力,曾打算推迟2年退休年龄,还放出个“试探性气球”,结果反方意见强烈。1300万下岗人员,眼巴巴等着退休年龄到了,可领几百元活命钱,怎么不反对呢!愿意推迟退休年龄的,在李某看来,只有我们的“公仆”了。为了再当几年“公仆”,不惜在人事档案上做手脚,把年龄改少,这类事传媒有过报道,坊间传闻更多。占着茅坑不拉屎,占着茅坑有肉吃。虽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但推迟退休年龄,势必使就业难的情况更加严重,这是显而易见的,谅必他们不会不懂,只是现在种种举措,常常是拆东墙补西墙。

 

64、中国人均收入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但根据基尼系数,贫富差距却比这两个国家大。薛涌针对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任何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都要经历受益不均阶段”的论调,反驳说,日本战后经济腾飞,缩小而不是拉大贫富差距;所谓受益不均阶段,是18世纪的老皇历了。“主流”经济学家常说,先把饼做大,大家都有饼吃。薛涌则说,一个贫富严重不均的社会,饼不可能做大。李某则在N年前就在《腐败与贫困》等文章中指出:腐败导致贫困,制度不公导致贫困;制度不公与腐败丛生,只能加剧而不是减轻两极分化;制度不公与腐败狼狈为奸,只能掠夺而不能创造财富,是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是社会稳定的掘墓人。其中道理,显而易见,李某不再赘述。

 

65、日前审计署公布71亿社保基金违规。《南方都市报》为此发社论质询,我们的明天还有无保障?社论称,在肆意妄为、视民众福祉如无物的官僚面前,对于各种治理技术的探讨,无异于对民众智力的戏弄。只有对民众负责的政府才能保障民众的明天。这无需高深的理论演绎、宏大周全的体系论述。以常识发言,以常理体认,乃李某之风!

 

66、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热烈反响,时评家长平总结该片所要表达的“大国崛起”共同因素: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体制。这不是老掉牙的套话了吗?李某也不是说“国情论”不正确,只是国情究竟是什么,谁说得清楚呢!时下的“国情论”,还不是官僚资本集团维护其利益、巩固其地位的一块遮羞布!这块遮羞布也不是纯粹的“国情论”,它的另一面写着“国际惯例”或“与国际接轨”,什么时候用哪一面,全看其利益所在。

 

67、据人民网载,山东菏泽市被拆迁户李民生因遭强拆迁在家上吊自杀,当地官员认为这属于正常现象,“哪个地方拆迁不死几个人啊!”

李某仿之曰:哪个地方官员不腐败呀!官员腐败属正常现象。

 

68、江濡山在一次演讲中说,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面的既得利益集团已经形成并不断强大,而这些少数人的利益“集结”是以牺牲底层民众利益为代价的。他又说,到目前为止,中国所有改革都在“政治体制”问题上打死结,无法向下延伸,改革因此绕弯而付出很大代价。

李某则认为,所谓“建设和谐社会”,便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团在其合法性越来越弱之时,为了维护其统治而不得不让出一点权力和利益,以缓解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所谓改革在“政治体制”问题上无法向下延伸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是无法向下延伸,而是执政者自上而下在这个问题上心照不宣。没有开头,遑论延伸。症结之一是对自身合法性严重缺乏自信,症结之二是缺乏政治道德。

 

69、有专家说,今年前三季度,第二产业增速达到13%,投资占GDP比重达到51%,消费所占比重不升反降。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人说经济减速、宏调见效,这有自戴高帽或拍马之嫌。

李某则认为,经济高速增长一直是执政者自我评功摆好的本钱,现在经济增长减速也成了他们的政绩,也总有人会给他们戴高帽,反正他们永远伟大正确光荣。

李某这样的经济学门外汉也懂得,总靠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投资总不能产生出更多购买力,老百姓消费水平不升反降,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不容乐观的。

 

70、今年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出炉的一份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至今年3月底,在国内拥有财产超过一亿元以上的有3220人,其中2932人是高干子女。李某提醒各位注意,这数据并不包括官僚利益集团在海外的财产。

报告还显示,在金融、外贸、国土开发、大型工程、证券五大领域担任主要职务的,有85%-90%是高干子女。

其实这是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事了,没必要捂盖子了。

李某倒想起网上曾流传一个帖子,说国外有个观察家称,只要把中国官员存在某国银行的资产公之于众,中国政府立即就得怎样。李某不禁要讥笑这位观察家实在不懂中国国情,就是公布了,也不见得立即就会怎样;就是不公布,百姓心中也有一杆秤,要怎样或许是迟早的事吧。

 

200611月)

 

 

李乙隆快语(8

李乙隆

 

71、邹成鲁一生做学问遵循的原则是努力追求科学真理,避免追求新闻效应。然而在生命最后二十年间,他的声音不断在媒体上出现。他直言,人治和腐败已成为中国科技两大致命伤。去年,他发文对院士选举不透明等弊病坦陈己见,同时希望老百姓不要迷信院士。对科学失范、学术腐败的痛心,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使他在媒体上频频露面。

这不禁让李某想起科学界另一位新闻人物。这位1957年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近年来,除了以82岁高龄与28岁女子结婚轰动一时、被某媒体评为“爱情经典”外,还频频发出“中国大学教育非常成功”之类宏论,被网民称为中国教育的报喜鸟。

大家介绍杨振宁时都喜欢加上“诺奖得主”的定语,那么李某也拿诺奖说事吧。如果杨是在中国受的大学教育,那肯定在1949年以前,他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外国取得的。至今没有一个中国籍科学家、学者、作家,在中国工作、研究、创作时,获得诺贝尔奖,所以说“中国大学教育非常成功”。

 

72、近年来,中国掀起一股官员培训热潮。据说,这种培训还不同于以往的变相旅游,是动真格的。培训出来的官员大多具有前瞻性思维和较完整知识结构。但这些官员回到各自岗位之后,官场“潜规则”使得官员培训的成果大打折扣甚至遭到“腰斩”。

李某评之曰:时下急需的是制度变革,是外部监督,是法治民主,而不是官员的什么培训。在腐败的土壤中进行官员培训,纯粹是拿纳税人的钱打水漂。

 

73、据《光明观察》综合分析,但凡发生党委书记卖官的地方,组织部长只要没有当反腐勇士,就肯定有问题:不是与书记同流合污,就是丧失气节,甘当书记卖官的工具。

李某评之曰:对组织部长网开一面,也许是基于“理解之同情”,腐败书记是“官帽店”老板,而组织部长往往只是个掌柜,掌柜是给老板打工的,就像小民百姓在企业打工一样,要么不打这份工,要么只能听老板的。李某想问的是,何以政府会沦落为某些书记的“私营企业”,这是什么道理!李某想呼吁的是:政府不能再让什么书记当老板了,应由人民选出自己的“仆人”,选错了还可以罢免,重新选举。他们党的书记要怎么任免是他们的事,李某说的是真正的人民的政府。

 

74、连岳在《崛起的应该是国民》一文中提供了这一数据:中国150万家庭占据中国70%财富。按每个家庭辐射20人计算,便是3000万人口占据70%财富。李某有一疑惑,这150万户中,有没有官员家庭?如果有,那是不是意味着官员家庭拥有巨额财富已用不着遮遮掩掩,完全可以明目张胆了?如果没有,那另30%的财富中,仍然是极不平衡地分布在那3000万富人之外的十几亿人中。

 

75、近日定西市有市民因120电话提示语过长,延误其父抢救时间,而将120电话主管单位告上法庭,于是才有120急救电话步骤繁杂、提示语多、接通一家医院需花很长时间的内幕被揭开。原来120电话这样设置是为了照顾电信公司利益,通话时间越长,电信公司获利越多。

 

76CCTV《东方时空》1212节目《沙祖康:揭秘日内瓦外交风云》内容摘要如下:

他是一位多边外交谈判高手,他的声音代表中国无数次在联合国总部响起。他被誉为中国外交斗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主张敢于斗争、敢于亮剑。

2006118的日内瓦,中国的多边外交迎来了一场重大胜利。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成功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这是自联合国成立61年来,中国人第一次出任国际组织最高负责人一职。在日内瓦竞选前线,一直站在陈冯富珍身旁给予她坚强支持的正是代表中国政府的沙祖康大使。沙祖康说:“……当票数报到18票的时候,我沙祖康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我曾经跟同事们说,等消息宣布以后,我每一片骨头都散架了……”

李某很想看看海外及香港传媒关于此事的报道,很想听听陈冯富珍会怎样说。

 

772001年,沙祖康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全权大使。上任伊始,他就给前来祝贺的英国大使一个下马威。沙祖康这样介绍他与英国大使的交锋:“他是这样说的,大使阁下,我们大英帝国对你们的人权情况表示关切。我马上的反应就是说,大使阁下,您知道我现在想什么吗?我怎么看着你这张脸就想起鸦片战争来了!……他说我们政府必须考虑到我们的民意。我们的非政府组织,对这个问题很关切,对政府施加压力。我当时说,中国也有很多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不能有效地管理非政府组织,是不是说明你们政府很无能,管不了事?”

“哇噻!”李某听后,这样叫了一声。

李某赞之曰:谁说我国政府部门好多事都办不好,最起码在“管理”非政府组织以至公民方面就做得很好。只是能够有效“管理”民众的政府,往往在其他方面好多事都做不好。由于其他方面做不好,更要有效“管理”民众;也由于“管理”得好,其他方面更有可能做不好。

 

78、据新华社内部资料综合分析,中国超出10%的经济增长,有相当部分是违规上马的项目“贡献”的。中国不拒绝经济增长,问题是,继续让违规项目开工兴建,中央权威何在!

李某评之曰:没有权威不足怕,只要有威权就可以了。

 

79、刚听说中国人已进入“第四代人权即和谐权”时代,又听到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某院士为鼓吹网络实名制而发表的宏论:“过去有点把个人隐私权绝对化的趋向。”真是“振奋人心”呀!我们的过去,不但重视隐私权,而且将其绝对化了,真是羡煞了“老外”。

 

80、近期《南方周末》载记者对《大国崛起》主创人员的访谈。当记者问及“有人在片中读到自由、民主,这是你们要传达的信息吗”时,他们反复使用“不同意”、“不喜欢”、“片面”、“简单”、“狭隘”等词语来表达对“民主”、“自由”的态度,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对此李某有话要说,却看到长平在《南方都市报》上有更到位的说法:“有不少人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起初他们也对民主、自由满怀憧憬,对那些勇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满怀敬意。但是随着他们在现实中的挫折、妥协、苟且,他们慢慢回避这类话题。”还有一些自以为是大人物的人,“对于自己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争取的东西,一定会把它说得一文不值。”这些人看到台湾民主带来的“乱相”会窃窃自喜,挑到自由、民主的毛病会如获至宝。

李某不明白的是,如果民主不是什么好东西,“扩大党内民主”怎么会成为近期中共会议、文件、喉舌中出现频率颇高的漂亮话。

 

200612月)

 

 

 

李乙隆快语(9

李乙隆

 

81、不久前,娱乐圈有个叫张钰的,大捅男导演与女演员性交易黑幕。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公开的秘密,但被访问的圈内人士均予以否认。李某认为,这种交易就像权钱交易、买官卖官一样,交易成功,买方和卖方均绝不会揭破,因为揭破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在这种交易中赚到钱、演上戏、当上官的,都巴不得公众认为自己能力强、素质高、品德优,哪怕被说是运气好,也比被知道是用性或钱换来的强。硬要揭破狗屎的,是付出后得不到回报的。其实得不到回报的,也大多会心存期盼或有所顾虑而哑巴吃黄连。因之这种交易对卖方而言,风险很低。

 

82、看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听陈晓楠红着眼眶讲述12年前克拉玛依那场大火。

1994128,克拉玛依市友谊馆学生文艺演出,中小学师生及政府领导共796人参加。

起火后,有位女领导拿着话筒喊:“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学生们坐回座位。

坐在前排离起火点最近的领导无一死亡。他们走出来后,不是去找工具破门救人,而是一个个往医院走,可能是受了惊吓想镇静一下,或哪儿擦破了点皮。

这场大火夺去了323条生命,其中284人是学生,余者多为老师。重伤一百多人,也是学生占绝大多数。

在废墟耸立起来的,不是亡灵纪念碑,而是许多城市司空见惯的政绩工程。

难道领导就没有一个像人的吗?1221《南方周末》载文称,当时有个女副市长因救人受伤致残。我很想相信她,但她极力否认已被许多幸存者证实了的那句话,让李某存疑。

 

83、对邱兴华案本不想说什么,只是为被他残杀的包括一个12岁少年的十多个人,念十多遍阿弥陀佛。

最近关于此案的时评铺天盖地,主要是专家、时评家主张不能杀邱,而应为其作精神鉴定,原因是邱杀人手段过于残忍等,疑似精神病。这些主张在网上引起极大争论。在这场争论中,不少普通网民破天荒地站在法院、检察院一边,也成了时评家批评教育的对象。在这些时评家中,有不少是李某所敬重的,他们与李某一样素来抨击强权丑恶,为受害人仗义执言。现在他们在为邱说话,并且集体遗忘了那些受害者及其家属。

李某发现,他们比李某理性,他们与李某一样痛切地为孙志刚、李思怡、高莺莺等受害者说话时,他们的“痛切”可能仅是一种修辞,而不像李某这样有真切的痛感。他们的理性可能比李某的感性更有益于社会走向法治。

事实上李某是个很矛盾的人,很年轻时就说过“坏人就是病人”的话:坏人为什么会这样坏,是因其人格上、心理上、乃至精神上有病。从佛理看来,又似乎可以说,一切均是多生以来的业报、习气使然,该案的发生和审判结果,是因果报应使然……

 

841214《南方都市报》社论《反就业歧视,国家机关要做表率》称,在多数国家就业歧视是一条高压线,他们的招聘广告,大都只写明职位、报酬等,很少看到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户籍、家庭状况等方面要求。该社论有一论点,国家机关在人员录用中存在的就业歧视最让人难以接受。李某对这一论点不以为然。

在我国的就业歧视中,表现得最肆无忌惮、最荒唐的,正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比如有个地方招聘女公务员有个条件是“乳房要对称”。

国家机关招聘人员的就业歧视中,年龄、学历就不必说了,“所在地城市户口”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户口”一直是李某年轻时想到政府部门工作难以跨越的门槛。当然,如果有“人事”,这门槛也不碍事,准确地说,“户口”是一些人把李某拒之门外的借口。李某年轻时不大懂得政府“潜规则”,真把门槛当一回事,在地方政府大肆贩卖“城市户口”时也花了6000多元买一个,结果是受骗上当。不怕你笑话,李某年轻时是想进政府部门工作的,那时还不懂得对民主、自由、法治的追求,把历史上的清官形象当人生楷模,只懂得要做官必须先进政府部门工作。现在,如果没有民选,八抬大轿来请,李某正眼都不看一眼。

“政治面目”也一直是他们招聘人员或确定什么人选的重要指标,有时要求是中共党员,有时则要求是“民主党派”,只是这一项虽然重要,却越来越隐蔽。

国家机关招聘人员中的就业歧视十分普遍,不见得让人难以接受,因为来自他们让人难以接受的举措太多了,就业歧视便让人忽略了。

 

85、山西记者高某率先揭露某地区政府大搞假工程骗取2亿元,被以“受贿罪”、“介绍卖淫罪”判刑12年,刑满释放后接受采访时说:“我只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就够了!”

看得出,他是爱人民的,人民也是爱他的。100多位专家为他上书,许多媒体为他说话,在他被送进监狱时,好多群众在路上等着,一见他就围了上来,往他手上塞吃的。也看得出,他是爱他曾经所在的党的,只是党似乎并不爱他。他刑满释放回到一贫如洗的家,正在一边找工作,一边继续上诉,在狱中他写过100多份上诉书,寄出后均如泥牛入海。妻子无数次到北京上访,也只是被赶来赶去,徒劳无功。

他的姓名已成为一些网站的“敏感字符”,故李某称其高某。

朋友们,哪天李某因言获罪了,你们宁可相信李某言论“祸国殃民”,千万不要相信横加在李某身上的其他令人身败名裂的罪名。

 

86、一听到有人讲什么“民企原罪”,李某就像听到“国人仇富”一样,仿佛咽下一只苍蝇。民企何来原罪,是为官僚资本、制度不公背黑锅罢了。倘若小部分民企偷税,那是这小部分民企有罪;倘若是绝大部分民企偷税,不偷税根本无法生存,那是因为税制不合理;倘若是与公权结盟而犯罪,那首先罪在公权。资本有逐利的天性,而公权负有维护社会正义的天职。公权违背正义而逐利,不管是单位创收还是大饱私囊,其合法性都将丧失殆尽。

对于“国人仇富”之说,李某早就斥过,是公权媚富,而非民间仇富。不要把国民仇视腐败官僚说成仇富,不要耍这套转移视线、愚弄百姓的把戏。要混淆是非,请来点新花样。

 

87、许小年在近期《南方周末》介绍弗里德曼理论精髓:市场之神奇在于效率。自愿基础上的交易,乃市场经济最基本活动。因其自愿必然互惠。自愿交易形成市场均衡价格,价格指导全社会资源配置。但最优并非万能,市场也有失效之时。“市场失效找政府”,殊不知政府的信息更为贫乏,从“大跃进”时期亩产万斤,到近年各地GDP增长,政府所获信息失真,已是公开的秘密。政府管制自然垄断的结果是,行政垄断代替自然垄断。即便对于自然垄断,如果取消准入管制,在潜在竞争威胁下,厂商也不敢坐赚暴利而不思进取。

弗里德曼还原了政府凡夫俗子的本来面目,在他看来,政府也要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非最大化社会福利。在李某看来,民选政府在最大化自己利益时,会考虑到选票;靠枪杆子支撑的政权,才不理弗里德曼这一套呢!

 

88、五年一度的全国作协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郭松民在《南方周末》上说,与会朋友透露,这次会议破费不吝,主办方在北京饭店这样的五星级酒店为代表安排了单间。作家们享受社会如此优待,人们要求他们拿出无愧于民众的作品,并非过分要求。

李某对郭所言不以为然。出钱者谁?是纳税人,是国民。但慷纳税人之慨的并非纳税人,而是由纳税人选出的民主政府或由强权支撑的官僚政府或由枪杆子维持的军政府。当然,官僚政府或军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干什么,往往也会以人民名义。但这样的政府善待作家,往往并非要作家拿出无愧于民众的作品,而是要作家拿出让政府高兴的作品。

 

89、近期有学者对清廷崩溃原因表示百思不得其解:清末并无太多特别明显的暴戾苛政,至少不到历代亡国之君倒行逆施的荒谬程度。辛亥革命的容易显而易见:革命号角一响,政府新军相继向孙中山投诚。短短数月之内,统治了中国几百年的清朝就土崩瓦解了。

在李某看来,革命轻易成功主要是旧政权威信丧失殆尽,而不仅仅是失民心。其实极权政府总会因其权力不受约束而腐败而不得人心的,不得人心之后是完全能靠其暴力工具维持一段时间的。最容易丧失威信的是对内专制腐败,对外软弱无能。而对外的软弱无能只能表现在外力的作用之下。

 

90、甲午海战之前,中国北洋海军以其舰艇的数量和装备,屹立世界前列,谁敢小觑!

甲午之战,以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告终。北洋海军首领丁汝昌一直被视为民族英雄,其英雄形象是“自杀”所成就。除了“自杀”,李某不知他还有哪些英雄业绩,李某只知他原为太平军一员,投靠淮军后,为李某本家所赏识。他被任命为海军首领,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对李鸿章的忠诚。他把自己多余的房子,租给下属获利。他所统帅的北洋海军,曾中断训练而进行走私。

恕李某直言,我们民族,需要的是能保家卫国的将军,而不是丁汝昌这样的英雄。

 

2006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