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的时候,有家乡领导请吃饭,其实父母官请吃饭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往往领导在席间给布置点招商引资的任务的时候这饭就吃得沉重了。不过今天的两个饭局是家乡两位领导请的,纯属友谊,格外用情,这让我想起启东老家的父母官请吃饭的方式,虽然也会号召大家为家乡做贡献,重在叙情,很少具体提出要求,反而让大家觉得对家乡即使出于情份也应该做点什么。同样是饭局,吃的形式不一样,吃的情感效果也不一样。不过不论哪一种,显然饭局非常重要。零点调查的《中国人民沟通指数报告》显示,饭局在大家最习惯选择的人际交往方式中处在第一位。
与正常的吃饭不同,人际交往中的饭局具有很强的“局”的意识,局约定于出于特定目的而设计的一种场景,这种场景有一个演绎的过程,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比如请人帮忙的饭局,一开始就是约人吃饭而先不说事情,只要别人答应吃饭事情就成了一半,因为“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在吃饭中间提出来请人家帮忙别人就不好回绝。而在这个场景里面,也需要很好地斟酒递烟,还需要很好的寻找适宜的话题,帮忙的事情最好是在这样自然的话题中顺便说出来,就显得不是那么功利。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话题,就要在酒足饭饱的时候,正式给人家说话。现在人们已经不太在乎吃饭了,所以真正只是请人吃个饭不太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往往需要有个中间熟人出面引介,人家不好驳熟人的面子才出来,最后也是因为不好驳熟人的面子而答应帮忙。现在很多的饭局也是连吃带拿,正常情况下直接给人送点东西,也有点尴尬,人家答应了吃饭,饭还吃得顺,送点东西就比较顺理成章。吃了拿了,忙也多半不好不帮了。所以,这个饭局就是成事情的局,但是自始至终,办局人要突出是交情或者其他的价值,敬酒的事情也要找其他的恭维话,送礼的时候也要强调顺便送点土特产啥的,这个里面充分体现着一个形式,咱这不是局;但是就事情实质的意义上说,这就是一个局。局与非局之间,你就可以看出吃一顿饭的学问了。
在富贵病泛滥的时代,饭局开始有一些新流行要求:比如人们开始讲究吃特色菜、素菜、斋饭、私房菜;比如人们更多地与小圈子人在一起吃饭;比如人们开始把旅游、吃饭与交朋友结合;比如人们开始喝非常温和的酒,而传统的劝酒文化也不怎么流行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饭局里面的饭的色彩在简单,或者说饭的吸引力已经衰退,可以看得出单靠饭来撑的局已经很难上得去层次了哦。
昨日场景:飞来昆明,这个温暖的城市,人们放松地过年。说中西部受危机影响小,在昆明能看到这种感觉。敬请各位博友长期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ncsea。
今日小诗:
阳光
啊,
这才是我要的阳光,
热热的阳光,
黄澄澄的阳光,
把一切照得透彻的阳光,
让影子也清晰的阳光,
晒得人骨头放懒的阳光。
只有这样的阳光,
我们才能体会真正的太阳。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翠煎菜饼
使用鲜菠菜(或者油麦菜、小油菜、茼蒿叶)一斤,洗净,切成一寸半长度,放入少量盐后轻柔一分钟,以可大致柔软性成团即可,放纱布中绞去一部分菜汁。然后打入一个生鸡蛋,并淀粉少许,拌匀,加鸡精酌量。在平锅中放生橄榄油,并把菜揉成八到十个菜团轻压成饼,中火煎之,一分半钟后翻面再煎一分半。装盘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