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给正确预测2009年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带来了很大难度。但是,综合考察影响2009年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各种因素,我们仍然可以描绘出2009年宏观经济与金融运行的大致轮廓。
展望2009年我国宏观金融状况,应主要立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包括美国金融危机持续的时间长度、对世界实体经济的影响深度,以及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必然会对我国的宏观金融运行产生作用;二是国内以扩大内需保增长为主基调的宏观政策给宏观金融运行带来的影响;三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引致主要的宏观金融变量指标,如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贷款增量规模、利率、汇率等的变化。
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2009年我国的宏观金融运行将发生五个方面的重要变化。
一、货币供应量和贷款增速会上升,货币信贷环境的宽松程度将得到显著改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代从紧的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性质和调控方向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会在货币供给和信贷供给的宽松程度上反映出来。国务院已经确定了2009年17%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这一增长水平将明显超过今年15%左右的M2增长率。从贷款增量看,今年全年有望达到4.3万亿元,但随着信贷政策放松和投资规模扩大对信贷资金需求的拉动,2009年的贷款增量规模可能达到4.5万亿元。货币信贷环境的改善,对改善总体经济运行环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金融结构有望发生重要变化,金融结构的合理化和优化程度将得到提高。在信贷投放结构上,对“三农”、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兼并重组的贷款规模会增大,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量中的比重会上升,这无疑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结构看,即使IPO和股票再融资重启,2009年股票融资的规模也不会很大。相形之下,中期票据、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券型融资则会成为重要的融资方式,债券发行规模将显著扩大。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医治资本市场的结构性缺陷,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三、农村金融供求关系将得到改善,金融二元机构现象会有所缓解。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探索发展多种形式担保的农村信贷产品,开展林权质押贷款业务及发展“三农”保险等,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供求关系失衡的状况,有助于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仍会保持较强的操作频率,人民币汇率上行的趋势可能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仍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存贷款基准利率也还有下降的余地,因此,尽管2009年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会减弱,但准备金比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变动仍会较为频繁。由于支撑人民币走强的一些基础条件,如贸易顺差数额、外汇储备增量规模等已经明显发生变化,因此,2009年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大的可能性加大。
五、金融创新,特别是融资方式创新有望取得新进展。2009年,债务发行和交易方面的创新,会成为金融创新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房地产信托基金有望出台,一些创新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也会面世。
2009年宏观金融形势将有五大变化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