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说话
丁启阵
李银河先生近日题为《读书》的博客文章中有这样一节文字:“出版社寄来《改革开放30年中篇小说选》,因为其中收了小波的《革命时期的爱情》。顺手翻了几篇,又重读小波的小说,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感觉:别人写的小说跟王小波比太小儿科。中国小说家们的小说总是不脱中学生作文的痕迹,只有王小波是一个异数(忘了这是孙郁先生还是谁的评价),他跟所有的人都不一样。我觉得这个区别就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是天才和工匠的区别。他生前从来不读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好象只有阿城、王朔和莫言(?)看过一点,我想这就跟大学老师从来没耐心去读中学生作文是一个意思吧。”
阅读过程中,跟李银河先生有一点相似之处:我也“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一个罪恶的感觉”:李银河之所以这么说是出于私心有所企图的。
凡是读过《古文观止》的人都知道,那里边有一篇摘自《战国策》的名文,叫做《邹忌讽齐宣王纳谏》。文章部分内容是:齐国人邹忌身长八尺,神采奕奕。有一天早上穿戴整齐之后,一边照镜子,一边问妻子:“我跟住北城的徐先生比,谁更帅些?”他妻子答道:“您太帅了,徐先生怎么赶得上您呢!”北城的徐先生是齐国的著名美男子,邹忌有些不自信,接着问小妾自己跟徐先生相比谁更帅,小妾也说他比徐先生帅多了……说曹操曹操到,第二天,北城的徐先生来到了邹忌家,邹忌盯着徐先生看了老半天,觉得自己比不上他;拿镜子照了老半天,发现自己差得更远。一直忙乎到傍晚,躺在床上还在想这个问题,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妻子之所以说自己比徐先生帅,那是出于私心,西施眼里出范蠡;小妾之所以说自己更帅,那是因为她惧怕自己,不敢说真话。
李银河是王小波的遗孀,虽然王小波已经不在人世,但是她曾经是他妻子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也就是说,人情所至,李银河眼里的邹忌(即王小波),比北城的徐先生帅,是天下第一美男子,都是正常现象。至于实际上到底谁更帅些,天下人可能会有不同于李银河的看法。
李银河有两点不同于邹忌妻子:其一是,邹忌妻子赞美老公是私房话,别人听不到,而李银河却是在公开场所(网络上)赞美亡夫,天下人都看得到;其二是,邹忌妻子赞美老公没有源自公众的经济利益,李银河赞美亡夫却可能引发新一轮关于王小波的话题,使得王小波的著作再热销一阵子——版税收入归李银河支配。
邹忌可以经过一番比较、思索,明白妻妾赞美自己的原因;而长眠地下的王小波,他的妻子如此将私情公诸于众,还可能有经济利益的驱动,生前很酷很超越很批判世俗的王小波,却已经无法做出任何反应。我为王小波感到悲哀!
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