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沉默


冬天的沉默

       昨天在网站上看到了价值中国网的林总,发表的文章,随之关注感觉与众不同,经过阅读发现却又很多价值文章,我多日寻觅的舞台已然出现;决定将自己的所学所思用文字的方式,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共进。

金融危机已经渗透我们生活中来,让人感觉工资减少了,订单少了,销售量下降了,裁员了,破产了,股票缩水了,似乎已经到了异常悲观的世界里;我在关注一些名人的博客,尤其是商界名人的博客。关注他们的一些观点,政策的影响,企业自身的能量,市场的需求关系等等因素,究竟是什么制约公司的发展;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使我感觉到,在这个扁平的世界里,顾客究竟需要什么,是更加低廉的产品,还是品质更好的产品,是必须品还是可有可无的产品,企业该做些什么才能使自己的产品更加好卖。

我想应该从价值层面入手,我们的产品为顾客带来哪些价值,哪些价值又是我们企业独有的,顾客究竟需要哪些产品价值属性,我们清楚吗?我们能够满足吗?为什么?只有解决了价值层面的战略思考才能解决本末的问题,公司内部也是价值层面的思考,企业提供的环境和员工期许的价值相吻合吗?究竟是什么决定着员工的积极性,金钱,自我实现,还是为了某个精神层面的追求,我想,每个人做事情都是需要理由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的理由是什么,为了谁,员工如此,企业同样如此,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作者柯林斯都从各个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企业家是否认识到这点,任何一个百年企业肯定经历过各种危机和险况,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我想和价值属性有很大关系,正因为有了顾客需求的价值,员工需求的价值,才会做到让市场“不抛弃,不放弃”并且成为影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老字号,著名品牌,中国名牌,等等,然而我们市场经济仅仅才有30年,我们一直处在顺风顺水的好日子中,原因有两个,其一,我们以前在世界的经济版图中所占份额小,即使有危机也没有直接的联系,其二,我们的市场经济之路刚刚起步,时间太短了,30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我们的工业化水平走完了别的国家百年之路,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和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了,世界经济发动机没油了,我们还会有动力吗,何况我们的可支配的财富太少,消费动力不足以抵消外贸的份额,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品牌建设更是处于原始阶段,世界著名品牌中,又有多少是属于中国的,没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靠什么抵御危机,在寒冬中生存呢?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是沉默,选择沉默不代表我们无动于衷,我再次号召所有的“80后”们,团结起来,我们在历史的轮回中该登上舞台了,只要我们强大,我们的国家必定强大,国土仅相当于我们几十分之一的日本就有那么的国际品牌,我们的路还有很长要走,所以我们的价值是什么?我能够为自己做哪些事情?为家庭做哪些事情?为企业做哪些事情?为国家做哪些事情?如果我们都能够从价值层面来思考我们的生命动机的话,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问题,纠正差距,弥补过失,完善组织,即使冬天再冷,也能够温暖入春,当年我们的前辈,爬雪山,过草地,两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日,这些不都是我们党的价值属性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吗?

      如果我们是一个有价值的企业,我们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就能够在冬天生存,并且增加免疫力,待到春天来临时,中华民族就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幸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