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失败的几种原因浅析


 炒股票失败的原因之一:人性厌恶风险

  纽约的一位心理医生做了一项民意测验: 假如

  1、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机会得到1000美圆,但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2、确定得到700美圆。两个选择让你作出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从概率上讲,第一选择能得到750美圆。但大多数人选择了第二个。

  点评:宁愿少得些也要保证确定的利润。这个选择应该是正确的。当然现实之中,你很少面临如此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我想,假如第二项中,确定能 得到的只有250美元,可能更多人会选择第一项。

  
炒股票失败的原因之二:人性很贪婪

     接着他又做了一个民意测验:  假如

  1、百分之七十五的机会付出1000美圆,但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机会不付出。

  2、确定付出700美圆。

  大多数人选择了第一个。他们为了百分之二十五的不付出的机会,从数字上多损失了50美圆。

  点评:作出这个选择的原因,可能在于确定要付出700美元,如果只是确定付出250美元,我想可能更多人选择第二。

     这种藏在人性深出的本性直接反映到股票操作中。一只股票刚刚启动,有百分之75的机会能赚大钱,但也有百分之2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又跌回来了),很多人宁可少赚些,尽快兑现利润,错失了主升的机会。而一旦股票破位下行,便死活不肯止损,搜罗各种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找出各种理由说明下跌是暂时的,这就是博那百分之25全身而退的机会。结果小亏慢慢成大损失。

    所以从人性的角度,股票不再是零和游戏,赢时赚小钱,亏时蚀大钱,成了输赢不均等的游戏了。

    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宁持当头涨,不留起始跌。

  
炒股票失败的原因之三:人的发财心太急

   财不入急门,这是古训。为什么说新手死在追高,老手死在山腰,高手死在反弹?那是因为,很多高手破产的心理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发财心太急。行动上就是每次下注太大。好多人每次入市都有个期待:这次能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其实金钱的积累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假如你今天多了一万元,你可以上馆子吃两顿,但你还将住你原来的房子。一旦有所期待,每次买股就太多,而一旦行情不利,就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来麻痹自己忽略了事情真实的一面,止损也就太迟。

   如果在赌场上,每次下注你都清楚输赢是多少。你不会有额外的幻想。但股票则不同了,你无法预测朝哪个方向走,股票可能翻一倍,也可能是十倍。这种赚大钱的可能加上你的期待,使你失去了心理的防备,行动开始缺少谨慎,买的太多。而一旦开始亏损,又不愿接受事实,只会找各种理由哄自己。随着亏损一天天增多,就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是无法忍受,断腕割肉。。。。

   这种幻想是十分可怕的。股市就是一个人性的交易场,你的性格甚至是潜意识,直接左右着人的行动。要不断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冷血的钢铁战士,那金钱才是可以到质变的。

  炒股票失败的原因之四:人好自以为是

  股票的每一个价位特别是收盘价,代表了什么?它代表了参与者在这一刻对该股票的认同。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交易,都有买方和卖方,你在这个价位买的,必是另一个在这个价位卖的。愿买愿卖,交易完成价格确定。无论你是怎么认为捡了便宜,但必定有人认为你傻而卖给你;你认为股票不值这个钱而卖出时,也必定有人有充足的理由从你手里买走而大呼便宜。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而操控股价,否则你的判断你的学识你的经验,不能移动股价一分一毫。投资大众对未来的看法是影响股价的唯一力量。大家到交易所来只是用交易证明自己的一个信念而已。每位个体投资人都有他独自买卖的理由,无论这个理由看似多么荒谬,但只要大众持类似理由,股价就随之而动。

  你交易的理由可能是对的,但若不被大众所认可,你照样赔钱。你可以继续坚持下去,比巴非特还巴非特地持有下去,但大众认可以前,你将承受巨亏。顺势而为,顺大众而为,不要固守一个理念而蒙受损失。已经很低了为什么还跌?已经很高了为什么还涨?是市场错了我是对的---那就问问自己的帐户能否守到大众改错的那一天?

  价格永远是对的,无论你认为它与价值是如何如何地脱节。你必须以观察家的身份而不是以裁判员的身份来参与股市。通过观察来感受股价的走向,寻找参与的机会。你是选择正确还是选择赚钱?

        炒股票失败的原因之五:技术与估值标准模糊

  很多人对于投资格言中说的“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总是在犯错误”感到不太理解,认为怎么总是自相矛盾啊。其实不矛盾,因为其所指不同。

  说市场总在犯错误,是指在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更多出现的,是非理性行为,追涨杀跌,是人性使然,即使你讲一千遍一万遍,你写成纸条贴在他的脑门上,他也还是要追涨杀跌的,你千万不要以为能改变这个市场,唯一能够改变的,是你自己。而且追涨杀跌,标准不同,你说是追涨杀跌,他认为不是追涨杀跌,他交易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如何按自己既定的,经过市场检验的标准或分析方法判断是不是追涨杀跌,是每一个成功交易者的信条。

  说市场总是对的,是指你在市场中交易,要永远跟随趋势,趋势是由市场的理性与非理性行为的合力形成的,它本身没有理性与非理性之分,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尊重趋势,即使这个趋势是错的,是非理性的,你出不要与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作对。

  技术如何判断市场?是追涨杀跌,还是理性交易?这有一个标准问题,因为你看市场的眼光与标准不同,戴的眼镜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理论指导实践,错误的观点一定会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这与道德无关,与视角有关。

         巴菲特就是始终用他一套标准来买卖,他看到中石油在香港只有五港元的价格,他就买,跌到三港元再买,涨到七港元时,因为石油价格上涨,他还是买了,而涨到13港元左右,他一计算,中石油的石油储量一算,油价一百美元一算,再除以总股本,得出的这个企业清盘,把所有石油卖出,获得的总收入也只有13*总股本,就是说,即使所有石油以十三元卖出得到的钱,摊薄后也只有每股13元,他就出了,不管他涨到哪里-------其实多半来说,巴菲特知道它还会涨的。这就是巴菲特的标准,虽然简单,但却使得他不受市场干扰。

        说到美国股市,巴菲特为什么不做短线?因为美国股市有个规矩,你买股票是没啥费的,但你卖股票,比如这只股票价格十元,那么你卖股票后,要交税三元,那么你就没法做短线了,如果你卖出一只股票,通常是对这只股票极度不看好。所以巴菲特无法做短线,只有长期持股------你说巴菲特的股票市值一千亿的话,其实如果清盘,只得七百亿,那三百亿就成了泡沫。为什么美国股市换手率低,因为他有这个限制,你无法做短线,为什么美国总说有人只买不卖,因为买不用花什么手续费,比中国还低,但卖了,成本就太高了。中国股市呢?你十元卖了股票,9.9元买回来都可以赚几分钱,跌到9.5你就差价不少,再往下跌,你就赚得更多,当然短线成风,投机成风了。

        当然,美国这个限制也有其弱点,就是投资不自由,如果发现更好的品种,则无法更换,因为转换成本太高;而且也不利于回避风险,因为市场跌了几百点后,如果你再大量卖出,你必须看他再跌上千点才有可能再买回来,否则如果再跌几百点,你买回来,就太不划算,还不如不卖。早期美国股市没有这个交易制度,但后来有了,为了限制卖股票,保持长期牛市,才有了这个规矩,所以美国股市涨来涨去,就是那么牛,抛压也轻。所以交易制度对市场也是有影响的,在香港好象没有这个制度,采用象美国这种制度的,比较少。

        所以别听一些人说美国股市有多好,美国人有多么会价值投资,每个家庭都买股票,买了就放在那里不管它,实际上那根本是废话,他无法做投机啊。而在中国股市翻版美国那一套,象但斌等搞长期投资,说是怕卖了买不回来,那都是东施效颦,事实上以他的资金量,只要在一个波段高点敢于卖,就会把市场打下来,足够做出差价,当然他无法判断6100点是个大顶,这才是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