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咋搞得跟“拉皮条”似的?


预防艾滋咋搞得跟“拉皮条”似的?

 

怎样识别“钱多人傻”的男人?怎样讨价还价才能更多地从嫖客的兜里往外掏钱?在性交易的时候,哪些性技巧可以提高嫖客的“性趣”?……如果你认为这些令人目瞪口呆的内容出自于“娱乐场所”的培训教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其实是某地预防艾滋病协会搞的一个项目。

 

荆楚网1月4日报道:不久前,广西很多地方公开散发着一份让人反感的传单,这份传单上的内容有公开传授女性如何判断男性客人有没有性病、如何判断客人消费能力以及招揽客人技巧、与客人讨价技巧、性技巧等内容。此《通知》为宜州市疾病预防中心发布,他们称举行“交流会”是预防艾滋病协会负责的一个项目。面对网友的不理解,项目负责人表示:让他们说去吧!

 

预防艾滋,很好很必要。可是,像上边提到的那些培训内容,到底是在“预防艾滋”呢,还是在“诲淫诲盗”?真难为预防艾滋病协会的工作人员了,为了编写如此“活色生香”的培训教材,他们想必花了不少力气吧。

 

这些年来,社会各界不再谈性色变,对艾滋病的宣传和防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是社会的进步。可同时,却出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苗头:只要打着“预防艾滋”的旗号,就可以随意“谈性”无所顾忌;只要上升到“预防艾滋”的高度,不仅伦理道德可以弃之如蔽履,甚至国家的法律法规也可以置若罔闻。

 

以前,各地预防艾滋组织最常见的活动,就是到娱乐场所去推广安全套,由此引发的“卖淫嫖娼是否应该合法化”之类的争议也此伏彼起。可不管怎样,让性工作者戴套,毕竟也是基于当前社会环境的“没有办法的办法”,起码可以真正防止性疾病的传播,有利于对人的生命安全进行保护。可是,我就弄不明白了,宜州某些组织津津乐道的“招揽客人的技巧”算哪门子防艾培训呢?咋看着跟“拉皮条”的有一拼呢?

 

面对质疑,项目负责人作出了“让他们说去吧”的回应,显得底气很足。其实,他所倚恃者,无非还是“预防艾滋病”这块冠冕堂皇的牌子。某些组织及其人员把预防艾滋当成了刀枪不入的盾牌和超越底线的借口,暴露出当前政府部门对相关组织及其行为监管的空白。这提醒我们:在加大预防艾滋的同时,也该对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否则,他们很容易“跑偏”,从而造成更为恶劣的后果。乔志峰的BLOG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0104/18/4UR8VJKC0001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