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军工逆风飞扬


 

市场信心再遇考验  航天军工逆风飞扬

                                                           2009110

 

       视频链接: http://www.p5w.net/tradingday/ydsd/200901/t2109148.htm

 

《中国股市报道》:岁末年初,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让投资者信心再度遭遇考验。而新年第一个交易周,大盘再遭重压,空头击穿多条均线,沪指跌失守1900。在如疲弱市道,航天军工板块却逆势走强。尤其是西飞国际、中兵光电  洪都航空、中国卫星、成发科技、火箭股份等个股连续稳步攀升,量能配合极为稳健,成为新年震荡市中的亮丽风景。甚至连轴研科技、ST宇航 、四创电子等航天军工配套业务相关的个股也持续走强。航天军工板块在弱势市道独立于大势的强劲表现,表明了市场怎样的投资心理?

 

刘国宏由于2009年全球经济仍面临很多不确性,甚至悲观情绪仍处于舆论主导地位。这对原来产业结构良好、经济体系健康、发展基础坚实的中国经济也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对于2009年中国经济能否平稳回升、资本市场能否“独善其身”,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分歧。而对于产业经济的各个行业而言,依然面临很多困难,经济运行环境的不明朗,让投资者对各个行业的不确定因素极为担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军工逆经济周期的特征极为明显。不确定市道中的投资安全边际考虑,航天军工自然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观点:行业属性逆经济周期, 不确定市道中的确定性。

 

 

《中国股市报道》:我们知道,你在航天军工行业有多年的研究背景,就你的研究心得而言,如何看待航天军工板块“不确定市道中的确定性”?

 

刘国宏:首先,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第五次军事变革,主要经济大国航天军工产业发展迅速。我国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军工投入偏低,国内军备落后(发达国家军队的机械化程度已达80%以上、信息化达70%以上),我国航天军工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提升。我国有经济实力支撑的航天军工投入将持续高增长,军事装备升级的时间周期大约要延续20年,并将不受经济下调、甚至宏观调控的直接影响。

其次,航天军工产业的高风险的科研计划由政府预算支持,降低了相关公司自身研发的风险。

其三,由于部分航天军工类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军工技术产业化的平台,相关销售订单不受经济下滑影响。航天军工产业也有其明显的特殊性,首先是相对垄断性和保密性。供应商的进入门槛较高,军品生产一般是按国家指令性计划执行,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公益性,这也决定了该行业中的相关公司不可能产生暴利,这些都值得投资者注意。

正是在对未来经济不确定的担心中,该行业发展的各种确定性更加可贵。

以中国卫星(600118)为例,在航天工业转向应用服务型的大背景下,航天应用市场规模的将会出现几何式的增长。政府预算保证公司订单和经营预期明确:政府是公司主要客户,公司可通过占用预收和应付款来降低财务成本。目前公司尚有未完成卫星制造订单15亿元,并有约40亿的潜在订单。政府订单保证了公司有稳定的收入和盈利预期。鉴于各种确定性很高,所以该股也称为近期资金追捧的热门股。

观点: 高风险的科研计划由政府预算支持,销售不受经济下滑的直接影响。

 

 

《中国股市报道》:航天军工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但航天军工产业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行业,如何看待航天军工的拉动产业升级呢?

 

刘国宏:航天军工产业虽然直接关系国家安全,政治上十分敏感,但军工产业绝不是局限在各国国内,而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市场。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指导下,各国军工产业都下大气力开发国际市场。主要发达国家军工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大的产业规模,技术改造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经济增长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航天军工产业本身是高科技产业。最先进的技术往往产生或首先应用于军工领域。武器装备追求领先的属性,决定了军工必然是一个持续创新的产业。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对军工产业科研开发,包括武器装备科研开发和重大民用科技开发给予大力支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促进了我国军工产业借道资本市场的整合力度加大。

从和平经济发展的效益来看,适当的军工投入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巨大,也是科技和基础装备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符合我国现阶段科技投资方向和经济增长方式。军工行业具有巨大的民用前景。由于国家长期的重点投入,军工行业技术实力很强,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最先应用在军事领域,一旦进行民用,则具有很高的外部效益。各国政府在航天领域的投入产出比为17112之间,军工行业在向民品行业扩充时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核爆”效应。

从实践来看,实现航天军工自主创新推进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建立军民结合型国防工业体制,完善军民互动合作机制,大力加强军民统筹,积极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推动军用先进成熟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和实现产业化,做大做强军民结合型产业,提高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观点:产出比为17112之间,具有很强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核爆”效应

 

 

《中国股市报道》:如果从估值来看,相对于期它热点行业,当前航天军工板块的估值明显偏高,该板块的高估值是否能够保持?如何看待航天军工板块的“熊市牛股”现象?

 

刘国宏:股价是为未来经营预期定位的,航天军工股逞强的动力不仅仅在于整合预期,还在于未来相对确定的业绩预期。

部分航天军工类上市公司,即便不考虑外延式增长,只考虑现有业务以及其所背靠的行业需求情况,此类个股未来业绩也有望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据资料显示,未来5年到10年我国航天器发射将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从而为从事航天业务的上市公司业绩高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行业基础。航天军工股逞强还有着较强的市场基础,在从紧货币政策下,越来越多的资金将目光放到了行业前景相对乐观的航天军工股板块中,从而有利于航天军工股获得更高的资金关注度,提升其估值的溢价预期。因此,笔者对航天军工股在未来的走势相对乐观,不排除在未来出现类似于前些年熊市背景下的洪都航空、火箭股份等熊市牛股的可能性。
  观点:股价逞强的动力不仅仅在于整合预期,还在于未来相对确定的业绩预期。

 

 

 

《中国股市报道》:我们知道,中央企业的并购、整合力度正在加大,这对航天军工产业有直接影响吗?

 

刘国宏: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资产整合和重组是航天军工资产进入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国防科工委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民用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发展,加大重组整合力度。航天、船舶、航空、兵器等军工集团的产业整合已经提速,团通过并购重组,加快优势资源进入上市公司步伐加快。国防科工委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实现总收入要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初步相承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美国的马丁、波音等军工企业集团都是大型上市公司。目前中国的军工企业规模仍很小,洛克西洛·马丁公司市值超过A股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市值的总和。发展大军工,建立大集团,借助证券市场是必由之路。

航天军工股的实际控制人则是典型的央企企业,因此,盘面的这些信息就成为航天军工股二级市场股价走势逞强的催化剂,航天军工企业核心构成部分的中国一航、二航整合已初露端倪。因为在国家产业整合政策以及央企家数两年后缩减至80100家的目标推动下,未来两年央企整合进程必然加快,从而使得业务有所重叠的央企尤其是航天军工企业的整合力度将加大。

 对于航天军工股来说,近期的强势主要来源于央企整合力度提速预期所带来的做多动能。2009年央企整合力度有望超预期,从而给央企带来了新的做多题材溢价预期。就上市公司而言,航天军工板块多为军工背景,央企整合和资产注入将给该板块带来投资机会。如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重组后的新中航集团尽管尚未挂牌,但其重组方案已公开。除了两大集团原有的各大板块将通过整合做大做强,新中航集团也在积极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以往的航天军工业务整合经验来看,航天军工企业的整合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一方面是因为航天军工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在整合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到以上市公司作为平台进行整合,从而赋予航天军工股未来新的外延式扩张的路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航天军工企业整合并不是整体上市,往往采取按主营业务分拆上市。即以某一上市公司作为平台,整合航天军工集团公司旗下的相同业务,比如说近期的西飞国际就有望承担起飞机整机制造业务的整合平台,而力源液压则有望居为重机业务的整合平台,如此就有望强化航天军工股估值重心上移的乐观预期,从而赋予此类个股乐观的二级市场股价走势。

  观点:发展大军工、建立大集团,借助证券市场是必由之路。

 

 

《中国股市报道》:2009年而言,航天军工行业有那些投资亮点值得关注?

刘国宏:2009年作为建国60周年大庆之年,根据“向国庆献礼”的惯例,各项尖端科研成果(尤其是航天军工技术)的产业化都将总结性展示。尤其是规模空前的大阅兵,将展示最新国防武器系统,精准打击、太空制导等尖端的航天军工技术将密集走向公众视野。这将对中国卫星的经营氛围产生良好的正面影响影响。尤其是我国一颗卫星将20099月搭乘俄罗斯航天器飞往火星,经过11个月的长途飞行,将于20108月前后抵达火星高空轨道,展开火星空间环境、太阳风与火星磁场关系等领域的探测工作。这对中国卫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此外,在央企整合的大背景下,航天军工集团通过建制合并、整合产业体系谋求做大做强已成趋势。尤其是第一航空集团与第二航空集团已经完成合并,旗下业务体系的整合已为航天军工集团的整合塑造了示范效应。本研究员认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航天科工集团的合并是迟早的事情,但2009年能否提上议事日程,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这两大航天集团合并,相关卫星应用资产的整合也水到渠成,中国卫星必将在这场整合中获得优质业务资源,为快速成长增添更为强劲的动力。

  观点:建国60年大庆将展示大国航天军工实力,整合速度将加快。

 

 

 

《中国股市报道》:在把握航天军工投资机遇方面,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方面?

 

刘国宏建议关注两大主题:军品资产的注入、民品资源的整合。

投资主题一:军品资产的注入。

军工集团的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产业整合,将是目前军工行业最大的投资机会。军工集团虽然上市公司众多,但大多数核心的资产仍在上市公司之外,因此未来资源整合的空间极为巨大。比如,兵器集团负责人曾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旗下所有上市公司都将会有资产的注入。通过资本市场整合资源,迅速做大做强,将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①军工集团对资源的整合是否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11个军工集团,对旗下资源整合的认识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是否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决定了未来整合的速度和力度。航天科技集团通过火箭股份进行资源整合,航天科工集团围绕五大发展方向进行资源整合都具有明确的战略方向。
   
②大股东拥有的资源。由于军工集团比较庞大,业务庞杂,因此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拥有的资源决定了企业在整合中所能获得的利益空间。如中国卫星作为五院、四创电子作为38所的独家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进行的就比较顺利。中国船舶工业集团针对大型商用船舶工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机构成比价劳动力费用、较低的优势极为突出,积极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加速实施集团化重组,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③上市公司的产业基础。对于军工集团来说,资源在上市公司中的选择,取决于上市自身的产业基础。兵器集团对辽通化工的资源整合就是因为其有很好产业基础。
   
④持股比例和控制力度。由于利益的原因,在资产整合时,军工集团持股比例较高,控制程度较强的上市公司将会在资源整合中获得明显优势。本主题投资代表性企业有中国卫星、火箭股份、航天长峰、西飞国际等。

 

投资主题二:民品资源的整合。

目前中国军工企业生产的民品有两大系列,一个系列是与主业相关的产品,或者是军民两用产品;另一个系列则与主业毫不相干,例如航天、兵工产业的汽车、摩托车、家电行业。中国军工汽车零部件企业绝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挑战的承受力要高于整车企业,机遇要大于整车企业。但由于投资严重不足和因整车生产的散乱差而导致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散乱差这两个因素,使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无法应付像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这样的跨国公司的竞争挤压。摩托车工业情况与汽车基本相同,受到外国同类先进产品的严重冲击。军工家电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组装企业,按理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守住现有的地盘问题不大。可是由于模拟式家电产品技术和资金门槛低,家电行业重复引进、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严重,生产过剩积重难返。因此,对民品资源进行整合,注入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资产,是军工企业民品整合的必然之路。

从整合方向看,在“十一五”期间,军工集团将把加快发展民品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给予积极的扶持。在军品处于行业周期的高潮时,军工集团有更强的动力和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民品。由于长期的研发和积累,在发展军品的同时,军工集团掌握了一大批优势的民品资源。围绕这些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军工集团将逐渐整合重组进入上市公司,这其中蕴涵的巨大的投资机会。从当前的进度看,本主题投资代表企业有新华光、四创电子、辽通化工、北方天鸟、ST黑豹等。

观点:建议关注两大主题(军品资产的注入、民品资源的整合)。

 

《中国股市报道》:有那些潜力个股可关注?

刘国宏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将随产业整合进度而分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军工集团将通过核心资产注入在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建议关注西飞国际(000768)、中国卫星(600118)、火箭股份(600879)。

观点:西飞国际(000768)中国卫星(600118)、火箭股份(600879

 

《中国股市报道》:如果投资航天军工行业股票,要注意那些风险因素?

刘国宏航天军工行业行业信息不透明,研究预测量化程度低,上市公司面临国家利益与股东利益存在矛盾时,选择国家利益。军工集团虽然上市公司众多,但大多数核心的资产仍在上市公司之外。军工行业是完全受政府影响和控制的行业,国家是行业终端产品唯一的需求方,同时也控制了终端产品的进出口。因此政府的态度是影响行业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和指导思想决定了行业的发展前景。这使得行业的政治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

航天军工行业未来10的行业景气度是可持续的,但今后5年内我国的航天军工行业将在一个较高基数上平稳发展,增长速度将在迅速拔高之后有下滑的可能,行业将面临分化。由于航天军工行业长期在政府的计划生产下运行,与市场的融合度并不是很高,市场对于军工上市企业的盈利预测应该趋于保守。在看好军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同时,我们对行业的高估值、周期性和概念的炒作持谨慎的态度。

从已公布的2006年年度报和市场预测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市场对于军工行业的盈利预期过于乐观,应该避免因业绩未达预期而造成的市场波动。但是由于一季度涨幅过大,部分静态市盈率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回避估值过高和对资产注入炒作题材的个股。

在资产注入方面,在保军保密尚未有明确政策和配套方案出台的情况下,航天军工板块的重组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对于航天科技资产划转和航天长峰注资都曾遇阻。

观点:行业的政治风险远大于市场风险,防范估值过高及资产注入被过度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