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畏


  

    雪庐老人讲述   弟子徐醒民敬记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君子有三畏,君子包括在位者与不在位者。畏是恐惧而不敢违背之义。

  天命:古注当善恶报应讲。何晏集解以为,天命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所以可畏。皇疏举尚书伊训解释:「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刘氏正义亦举周易坤文言解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解释都是以善恶报应为天命,与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篇所讲的吉凶祸福大意相同。

  大人:就是在位的人。刘氏正义引郑注:「大人,谓天子诸侯为政教者。」诸侯治国,天子治天下,各有权力维护朝野安定,不能干犯,所以可畏。或谓大人是有德有位之人,故须畏之。

  圣人之言:皇疏:「圣人之言,谓五经典籍圣人遗文也。其理深远,故君子畏之也。」圣人的话含有深远不变的道理,记在经典里,流传后世,违之则有灾祸。所以君子畏之,而不敢违背。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何晏集解依老子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解释小人不知不畏之故。国法如网,虽然严密,犯法的人尚有幸免者,天命如网,恢恢疏远,作恶之人无一能逃天罚,此理只是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才能知道。小人无道德无学问,所以不知天命,不畏天命。

  狎大人:见大人有见大人之礼。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所以有德有学,能知天命,亦能礼敬大人。小人相反,不知天命,亦不知礼,所以轻视大人。

  侮圣人之言:侮是侮慢,小人无德无学,不知圣人所说的话皆是真理,所以侮慢圣人之言。民国以来,一般文人提倡废弃经书,就侮圣人之言,所得的结果,可为后世鉴戒。

  此章前后两段,前段说君子,畏天命三句各有一畏字,后段说小人,句法则有变化,仅说不知天命而不畏,然后接说狎大人、侮圣言。如此变化,即将天命、大人、圣言三者连在一起。大人,如天子,是替天行道者,古代帝王都是圣人,一言而为天下法,大人与圣言都是出于天命。小人既对天命不知不畏,所以对于大人与圣言也不知不畏。

    http://www.jingtu.org/dd.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