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文件成行骗招牌折射衙门作风痼疾


 红头文件成行骗招牌折射衙门作风痼疾

 

新学期开学后不久,山西原平农学院刚入学的近1000名学生却选择离开了学校。他们当初满怀憧憬而来,是冲着这是一所得到有关部门红头文件推荐的“高校”,毕业后可以拿到大专甚至本科文凭;入学后却发现,原来这只不过是一个骗局,这所学校现在只是一所中专。记者调查发现,这起事件是相关招生人员以红头文件为“招牌”实施的一起招生骗局。(11日新华网)

 

近千名学子被红头文件误导而“上错学”,这匪夷所思奇闻竟是活生生的事实。从报道的案情来看,骗子手段并不见有多“高明”,却有那么多部门、那么多官员都无一例外地被蒙蔽,何以如此?根源在于某些地方、某些官员身上的衙门习气、官僚作风太重了!

因为是资助贫困生的项目,“没多想”就给批准了,真实性显然不是很重要;虽然没去过学校,也没见过学校的人,但看到材料“比较规范”、“没什么问题”,就算“过关”了;看到别的部门批了准、盖了章,也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痛快地下发红头文件;至于会不会出什么差错,大家就更不用操心啦,到时候踢踢皮球便是。

扶贫办、老龄委、民政厅等等,一个个有权部门就这样被骗子轻易蒙混过关,集体演绎出一曲官僚主义的大合唱,其中还夹杂着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功利主义意识。因为是“好事”、“善举”,大家的“热乎劲”都上来了,生怕稍一怠慢,功劳簿上自己的那一份子没了。至于真实性如何,怎样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谁都懒得去管,甚至压根儿就没去想。

原平农校招生骗局可以说是当下官僚主义风气猖獗的一个典型和缩影,类似的情形现实中并不鲜见,对这一官场痼疾,如再不下决心动手术加以整治,必然会给党和政府的形象抹黑,给社会和群众带来更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