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可爱的国家,一个善良的民族,一个花儿盛开的地方,一个蓬勃向上的国度。这个有着两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她曾经的强盛曾让世界仰慕,她近代一百年来的软弱也曾让世人羞辱。
自五十八年前,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人民共和国,中国,才真正挺起了腰杆子,壮起了胆子。中国人民,才真正有了当家作主的权力,才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才真正走上了富裕,才真正走向了光明。
五十八年前,中国社会就象一张被揉碎丢在垃圾箱里的白纸,好用的一点没有,污浊脏臭满纸都是:蜡叫洋蜡,钉子叫洋钉,自行车叫洋车,火柴叫洋火,镐叫洋镐,石油叫洋油……中国工业一无所有,中国农业只维系在小农经济体系中,一亩地只打个百十来斤,交完地租只能维系半年的口粮,人民生活饥寒交迫,衣不遮体,食不裹腹,风灾,水灾,蝗灾,旱灾,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连年灾情不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均年龄不足四十岁,一位育龄妇女一生生七个八个孩子,活下来的顶多只有三个、四个,再加上军阀混战,战争不断,特别是日本人侵占中国八年,老百姓“跑反”是家常便饭,因此,世界上所有的脏臭丑陋在中国都能找到。中国社会就是世界的坟场、人场、垃圾场;若大个中国,就象一头受了重伤搁浅的巨鲸,任由苍蝇、细菌滋事横生。
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了,中国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妓院没了,烟馆没了,反动道门没了,“拍花子”的没了,大肚子病没了,好吃懒做的少了,中国建立起了布局合理的工业基地,中国实现着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正实现着小康家庭,中国正实现着让全体人民摆脱贫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先河,这是一个让世界其他任何国家都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能做到吗?能!
中国能实现吗?能!
那么,中国有了这些,中国最需要什么?
我们本来是共产党的国家,可我们总不愿谈共产主义,好象共产主义是瘟神,只要一谈起好象就要犯病了。
过去,我们是犯过过左或过右的错误,那是我们对共产主义还认识的不够,还认识的不清,不熟悉的缘固。本来共产主义就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本来就应该有一个生长、完善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后,对共产主义也不是认识得十分清楚,十分到位,共产主义社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都是一个求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肯定还会走弯路,我们肯定还会犯错误,但不能因为我们走了弯路就不敢往前走了,不能因为我们犯了错误就不敢再继续谈了,我们既然是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就不要怕犯错误,我们犯了错误及时改正,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修正错误,应该继续前进,并且更大跨步的前进,共产主义要大张旗鼓的谈,要不遗余力的谈。
共产主义社会确实是一个美好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全人类都想往的社会。如果不是那样,不会有那么多人为她流血牺牲,不会有那么多人为她舍生去死。如果我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存在的,那么,难道为她而奋斗、而牺牲、而献身的那些人都错了吗?这是跟历史在开玩笑!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几千年的教化。无论儒教、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等等,都没有共产主义教义那样彻底,那样无私,那样胸怀广大包容万象。一个“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伟大胸怀,还有什么教化可以抵得上呢?
战争年代,信仰了共产主义就意味着先死而后生;就是那样,所以有成千上万的那些人为她心甘情愿的倒下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加入共产党就等于把自己扔进了火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可就是那样,就有那么一大批人无私的为共和国奠基而无私奉献着。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明灯,理想是信念。有了信念,人活着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念,人活着就有了意义。
中国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信念。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人民生活富裕了,人们兜里有钱了,所以共产主义不敢说了,共产主义社会不敢谈了。为什么?因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无产阶级就是无钱阶级,有钱了就不是无产阶级了,所以再谈共产主义就似乎嘴软了。
难道一个共产主义就这么使人为难吗?
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让人人都富裕的社会,人人都享乐的社会,人人都自由的社会。如果没有从无钱到有钱到富有,共产主义能从无一下子就跳到有吗?
有钱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基本特征,富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富裕,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没有有钱,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只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是社会发展的前题。有钱不是共产主义的罪,而是共产主义的福。共产主义所以是全人类都想往的社会,就因为她能够使全体人民、全人类都能够富裕,所以能够有那么多人为她献身,有那么多人为她不遗余力。
多少算有钱?一百万?一千万?还是一个亿?膨胀的私欲挣多少钱都不算尽头,没有理想,人能让钱把人累死。
人到底都需要什么?
实际上,社会稳定,社会环境优胜,人需要的非常简单,就是有吃、有住、有钱花,自己能干什么就干点什么,这是一种多么良好的愿望,这是人活着最容易达到的条件。可就这么简单,没有一个先进的社会型态,就很难达到这简单的愿望。所以人们企盼一种美好的社会,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
开始,人们是空想的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后来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最后又确定了一个人类能够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但他预言的这个社会不会一下子建成,要分成两个阶段,先是社会主义,然后才能进入到共产主义。因此,世界革命风起云涌,社会主义如雨后春笋在世界各个角落开花;社会主义建立以后,由于谁都对共产主义不甚了解,所以世界的社会主义各式各样,最后,由于无法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到一百年,大部分天折或转型了,现在活着的也不够完善,也在巨烈地进行着变革。因为到底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共产主义的真正模样?谁也搞不清楚,因此大家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虽然已经有了点眉目,但基本顺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方向去运行,虽然外貌象是中国特色,但骨子里却越来越像资本主义了。像“资”好不好?本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是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双胞胎,谁像谁都不是问题。总的原则是:看哪个社会型态更能促进社会文明、人类进步的向前发展,谁能发展,谁就更像共产主义社会。
改革开放二十九年了,中国社会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我们用二十年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还要用十年解决十五亿人口的小康问题。
中国最需要什么?
有的人张嘴就说,中国最需要钱呀!
中国真的需要钱吗?中国老百姓手里几千万亿的人民币,是这个国家的总理整天头疼的事。在老百姓手里钱是好东西,可对一个国家来说,那是洪水、猛兽啊,那老百姓一旦把它放出来,那整个中国社会就全乱了!所以决策者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吸引老百姓循序渐进的把钱都放出来,别老攥在自己手上,那样会贬值的。可穷惯了的中国老百姓就是不放,就是紧紧攥着。因为人们对社会的前途看不清楚,不知道把钱放在哪儿更合适,所以只能紧紧攥着,以防不测的时候还可以做为一根救命的稻草。
美联储也很头疼,因为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富人们不相信社会主义,所以把钱投向了海外,美元成为了首选货币。中国富人们手里的美元,已经是美国联邦储备局的一个称托,万一美国人对中国有所不顾,美元就是造成美国社会不稳定的心病。
看来钱多了也有它的毛病。
中国需要人才吗?
中国需要。中国太需要人才了!可就是这样需要人才,中国每年毕业五百万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并且每年积聚,已形成了社会阶层,这更是社会的一大问题。
一边是积畜的资金无处可去,一边是百年树人的大学生找不到饭碗,这可是社会的一大怪事。是我们社会发展已经停滞了吗?可每年的GDP两位数增长;是我们的人才饱和了吗?可我们社会的知识层面还仅仅停留在一个启蒙的状态。这就是我们对社会型态的认识的不足。如果我们对共产主义社会弄清了,研究透了,这些就不是问题了,社会的其他问题:比如腐败问题、黑社会问题、医疗、医药问题、教育问题、计划生育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等等,都可以不是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研究共产主义问题,畅响共产主义思想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谈起共产主义,富人们总是心里胆虚,好象共产主义必须得一穷二白,有钱了就不能再说共产主义。特别是一些共产党员,更不愿让自己富起来,自己一富,好象就成了资本家,成了剥削阶级,成了无产阶级的对立面。因此,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脱贫致富方面总是举步维艰。殊不知,共产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如果没有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高度的富裕,怎么还能耻谈共产主义呢?社会主义社会,共产党不但要提倡劳动致富,更要教励人民富裕。只有每个人都富裕了,才能小范围的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来不反对人人成为富翁的。
人富了,手里有钱了,有钱了就成了资本家,但成了资本家并不等于成了剥削阶级。
美国有很多资本家,有世界型的金融寡头,但资本家也在劳动。甚至他的劳动强度并不比一个建筑工人轻。他要呕心沥血,开动脑筋,他要走遍世界,搅尽脑汁,投机钻营;他是有钱了,他成功了,但又有多少大享在一夜之间倾家当产,负债累累,被别人收购,从有产变为无产呢?资本家也在劳动,也在进行着用自己血汗的劳动。就是由于这些资本家、金融寡头们的劳动,再加上美国人民的勤劳,才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才使得美国社会无论从文明程度还是人民生活水平,都比较其他国家更优越一些。最起码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要想赶上美国,如果在没有什么大的失误情况下,也得三十到五十年。难道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先进吗?
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看一个社会的好与坏、先进与落后,不是看这个社会在高喊什么,而是要看这个社会是否推动了人类进步,是否这个社会的人民安居落业,大多数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追求上进,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好坏的最准的标尺。
美国有美国的弱点,中国也有中国的不足。所以两种社会制度都是不完善的。都是需要改进的,所以我么今天呼唤共产主义。
我们现在呼唤共产主义,并不是像以前那样认为共产主义是产品极大丰富,人民极度富裕,谁要什么就拿什么,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不是共产主义社会,那是幻想,不可能大自然存在着那样一个社会。
大自然最根本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共产主义怎么能没有竞争呢?
要使得一个社会进步,没有竞争是不可能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类竞争比现在更激烈,比现在更普遍。只有这种竞争才能使人类社会大跨步的前进。
不妨我们来设想一下共产主义社会:那个社会必须有竞争,没有竞争,那个社会怎么能进步呢?只不过那种竞争必须符合一定的法则,人们在一个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竞争的结果必须是无论强与弱、优与劣,大家都像自然界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从目前的社会型态来看,要想达到既要自由竞争,又要谁也不能伤害到谁,只有市场社会才能做到。
现在我们的市场经济竞争非常激烈,有大的竞争,有小的竞争。谁都有谁的生存空间,但谁都想向大的竞争方向去发展,因此推动了社会的向前进步。只不过这种竞争产生了很多泡沫,漂浮在了经济之上,搞得不好,这种空虚的东西一旦增多,一定使得经济出现大萧条,使社会出现倒退。这样往往出现社会动乱,沉渣泛起,人民生活很大一部分又回到了原点。这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逃避的。原因就是商品的二重性造成的。产品变成了商品,产品外附加了虚无的东西,这种虚无的东西一增多,就使得产品不实在,久而久之,这种虚无的东西就把人们自己打倒了。
共产主义要想产生竞争,必须得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产生不出供需关系,也达不到自由的目的。人们要想自由,必须得利用市场这个杠杆,让人们自觉地进行竞争,自由地进行竞争,只有这种竞争,才能分出好与坏,才能保证优胜劣汰,所以说共产主义社会必定是一个市场社会。只不过这个市场不再是商品市场,而是产品市场,是实实在在的产品,是人们需要的好产品。
需要好的,需要我所想要的,需要我所喜欢的,需要我愿意用我的产品与你交换的,只不过这种交换不再用钱,而是用卡。你把你所需要我的产品的价值充到我的卡上,我用我的卡去处理我需要处理的任何事情,一张卡就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搞活了,搞清楚了,搞得更加自然了。
钱不是好东西,它没给人们带来多大好处,除了方便之外,它给人们带来的都是祸害:腐败的、贪婪的、偷盗的、抢劫的、伪造的、诈骗的等等等等,都是由于钱在作怪,它不但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卡可以是人的芯片,可以是人的档案,可以是人一生的功过,可以衡量人一生的贡献。
人可以凭着这张卡得到社会的信任,去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情,并同时用这张卡去获得任何人对你所付出的劳动的认同,得到你存在于这个社会的价值,这叫各尽所能。你也可以凭着这张卡上的价值,到社会去领取你所需要的任何东西,这叫各取所需。
我认为共产主义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社会。
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有以下几个条件,这是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必须要争取的:
首先接受教育必须是自由的。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泉源。没有教育,人类就不可能进步。
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接受教育必须是自由的,必须是社会性的。
共产主义社会的人只做三件事:学习、劳动、享受。
共产主义没有失业。人除了劳动和享受之外就是学习,为自己充电,以便使自己产生更大的价值。
人在未出生前就已经选择了自己一生的道路,父母要想生育孩子,必须要得到社会的许可,生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一个干什么的孩子?父母要到人类信息库中去查阅;二十年后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那个年代最紧俏的?父母两个的结合能产生什么样智商的孩子?这样智商的孩子最容易向那几个方面发展?这些发展是否是父母所喜爱的?父母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否有利于这个孩子的成长?等等这一切确定之后,父母就可以在网上向有关方面提出生育申请,当申请被有关方面接受之后,有关方面会以贷款的形式向父母支付这孩子的培养金。同时,父母必须自觉的用孩子的培养金来接受生育孩子的培训。在取得资格之后两人才可以在最佳生育期结合,以便生育出社会所需要的孩子。
在共产主义社会生育也属于劳动,并且属于最高尚的社会劳动。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定义既宽泛又严谨:只要是使用工具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劳动对象进行线性位移的活动都叫做劳动。
只要是劳动,都必须得取得报酬的。
生育劳动也不例外。生育劳动的报酬从孩子的预支贷款中取得。孩子从一开始就属于了社会,然后才属于父母,父母是孩子未成年时期的第一监护人。
人除了劳动之外还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学习,一个是享受。包括心理享受和生理享受。
享受是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一种吸收或付出。
生理享受包括吃饭、排泻、性交和休息;心理享受包括运动、观赏、倾听、体验和接受。超过了需要的享受就是难受。学习既是劳动又是享受;当自己喜爱自己所学内容的时候就是享受,当自己为了学习付出自己精力和体力的时候就是劳动。
劳动是要获得价值的,享受是要付出价值的。
学习在一定额度内是由社会垫付的。当自己劳动取的价值超过这部分额度时社会会按一定比例扣回,没有达到额度比例时该人的社会价值为负数。由于人天生的争强好胜,谁也不会总是让自己的社会价值成为负数的。
其次学习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一生的义务。
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人只要生活在社会就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是这个社会人类的美德。
共产主义社会的教育必须形成产业化。没有形成产业化教育的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除了农业、工业、服务业外,又形成了信息业、银行业,医疗保健业、管理业八大产业。
共产主义社会的学校星罗棋布。
各式各样的学习班、培训班、实验班、演试班、操作班、教育班比比皆是。
每种学习都必须要付费的。
孩子从七岁开始上学,学习内容只有三门:语言、数学和常识。学生可以任意听讲,学习不考试,学会为止,想去哪个班提出申请就可以去。音乐、美术、体育是学生的课外活动。学习满一年自然升到上一个年级,到十三岁周年满就自然升到中学。
中学不分初中高中,中学都是基础课程,中学三年毕业自然升入大学。
大学的学习是丰富多彩的。分为大专、大本、大研三类,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确定好的道路分别选取这三种类别去自觉学习。学校由自己选,学科由自己定,不愿学的时候可以去找工作,工作中认为自己知识不够时还可以进学校学习。
学校的大门是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是敞开的,无论你的年龄大小,学习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既然接触到新鲜知识,又可以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人,学校也就成了人们的人间天堂。
劳动是必须的,学习是自觉的,这样的社会能不进步吗?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
在共产主义社会家庭的概念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可能常年斯守,白头到老;这可能是社会的主流。因为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有的可能是水性扬花,朝聚暮散,这也是社会自然的。但当人们的觉悟提高以后,这绝对代表不了那个社会的主流。
有的可能是同性的,有的可能是多夫或多妻的,有的可能是独身的。当社会进步已经使人类生育不能再成为人类的不可随意任由的情况下,家庭可以是多样的,人生也可以是多彩的。
市场允许人们自由竞争,只要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家庭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违反当时的伦理和道德就行。
社会只有发展,人类才能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增长。一个经济不增长的社会肯定会是一个不稳定的社会。
经济要想增长,必须需要大量的资金。那个社会的资金来源就是社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以及那个社会为了改造自然、征服自己所入股的股民。
人类的前途任重而道远,人类不但要改造社会同时还要改造自然。当科学和技术使人类更加聪明起来以后,人类会齐心协力向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前进。那时的世界将是一个自觉人的世界。
让我们为那个社会的早日到来而努力吧!
信息业是那个社会须臾离不开的产业,人每时每刻都在跟信息打交道。
想上学了就得到网上去查,应该上哪个学校;想干活挣钱了,看应该去哪里,然后提出申请,提出要求,提出待遇,对方在网上选择的时候又提出了标准,提出完成时间,接出公开价值,等二者约定完成后,又通过网上预定自己的出发路线,预定自己的吃住方式,预定自己喜好,习惯,预定按照自己性格和偏好所准备的消费品、日用品及衣、食、饭、菜这一切办好后,自己通过网络就可以到目的地干活了。活干完以后接受验收,合格后对方把事先约定好的价值打到自己帐户及卡上,一项工作就完成了。
除了劳动之后自己还得休息,还得要享乐,这些都必须从网络信息中获得。所以信息业是共产主义社会高度发展的产业。
信息业从工业和服务业中独立出来有两个条件:最先它是服务业,但它的服务水平又不同于其他服务业那样简单,他内含着很高科技,高科技水平是它的主导,服务只是它的环节;其次它具有自己独立的主体,它要通过自己高科技的工业才能完成,所以把它独立出来,以做为产业在社会市场中进行竞争,通过竞争来体现自己的强胜。
银行业是这个社会的枢钮,它不但掌管着这个社会的产品价值,同时它还要必须掌管这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劳动价值。会计,是这个产业的最高超本领。
医疗保健业所以从社会服务业独立出来,是因为它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由于经常出现医、患矛盾,所以必须把医疗、保健形成产业,从社会的型态中独立出来。当形成了产业的医疗保健以后,就得适应市场社会的竞争,竞争的结果优胜劣汰,剩下的都是社会最好的。这样人医疗和保健的尊严才能得到保证,否则治病的人总要比有病的人高人一等,劳动的实际价值就缩水了。所以应该把医疗保健独立出来,接受市场社会的优胜劣汰,医疗保健业才有生命力。
管理业是我对这个社会感到最盲然的产业。我真不知道这个社会是否还得需要管理?但没有管理这个社会的最终决策又是由谁来制定的呢?所以这个社会应该有管理。但有了管理就有了人上之人,这是这个社会的劳动者决不能签应的。所以,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只能让管理成为产业。让管理也接受社会市场的竞争。这样,管理就又回到了市场社会的技术性范畴,就不会凌架于劳动之上了。管理也属于劳动,而且属于社会管理机器运转型的劳动。
这八大产业构成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实体框架,至于形成行业管理好还是级别管理好,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因此在这里不再多加描述。
总之,共产主义社会不是海市蜃楼,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代的人对共产党有看法,有意见,这不是共产主义的问题,而是共产常自身的问题。
战争年代加入共产党,百分之七十是劳苦大众,是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级,他们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能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有百分之五到十是有产阶级,但他们也都能自觉的站到无产阶级这边,为无产者运动。而我们现在的共产党员百分之七十都成为了管理者,成为了执政者。真正奋斗在直接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党员仅有百分之十到二十。那么有多少人能真正站在第一线替老百姓说话,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呢?所以人们挑鼻子挑眼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我们做得没有说得好,这怪人家有意见,反感、骂娘吗?
我这里说的不是说非得每个共产党员都得到第一线不能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不是有无数的有钱人家的革命者都成为了共产党员,成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吗?这不在乎你现在是站在哪个位置。而是你一言一行是不是站到了无产阶级立场,代表了劳动人民大众的利益。
共产党员可以致富,但富了干什么?把资金又投入到了再生产,又投入到了社会。虽然个人取得了商品的剩余价值,但这部分剩余价值投入到了社会以后,又促进了社会和谐,促进了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缓解了社会待业压力,这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最需要的。并且,同时又带动了更多的人变富,这种剥削是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所最需要的。
霍英东先生不是共产党员,他过去是个码头工人,他利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杠杆在偶然的机会中他富了,但他富了以后,他没有忘记受苦的大众,他把很多钱捐给了慈善事业,给国家建设投了很多资金,还无偿为亚运会建了英东游泳馆,他这叫什么?他这就叫共产主义,他总是站在劳苦大众人的立场去做自己应该能做的事情,他从来没有说什么,他也从来没有提出加入共产党,但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支持共产党的工作,拥护共产党的事业,他是一名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战士。难到做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们在霍英东先生面前不觉得惭愧吗?
我不是共产常员,但我坚信共产主义必胜。
有些问题也不能全怪在共产党员们身上,因为党本身对共产主义都描绘不清,怎么能让每个党员有所恃从?
改革开放那么多党员、党的领导干部栽到马下,难道不值得这个党深思吗?那是党的资本。作为一个党,这么大的资本,在党内总是大批的失掉,肯定是政策和策略的某一方面出了问题,是党需要反省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所有共产党员们,都应该对党的事业深思了!
我们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我们在做前人没有做完的事业,共产党要想站稳脚根,就必须要弘扬共产主义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脚踏实地的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现在最缺少的就是理想,最缺少的就是信念。有了理想,有了信念,我们就可以战无不胜,我们就可以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