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硅谷模式的新看法


     硅谷的成功令世界效仿,关于硅谷模式的研究和评价也不断见诸书刊。然而,研究者很容易忽视一些被硅谷人司空见惯、或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我和赵慕兰近期深入硅谷访谈,形成了以下新看法:

     硅谷模式的灵魂是创业。自1990年以来,硅谷平均每年新创企业约1.3万家,死亡1万家。在持续优胜劣汰竞争中胜出的企业,构成硅谷创新型经济“大厦”的坚实地基。创业是硅谷模式的灵魂。

     一流的斯坦福大学与一流的科技园相辅相成。斯坦福大学是硅谷人才和创新的源头,硅谷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有一半来自斯坦福的衍生企业;而斯坦福大学的知识创造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开放式办学,其一半数量的教授为来自社会的咨询教授,学生的学籍管理更是开放和自由。

     天使投资无处不在。同事、导师、朋友、同乡、同一协会中成员之间的信任都会成为创业者获得天使投资的基础;任何一个成功创业者也都会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做天使投资。独特的信任文化和技术自信使天使投资弥漫在硅谷。硅谷崇尚的是系列创业家。系列创业家创办企业的目的不是由自己把企业做大,当创办的企业成功被兼并或上市后,创业者马上离开继续去创办新的公司。系列创业者是硅谷特有的人群,是创业投资者关注与追逐的焦点。

     硅谷的创业者追求的是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在众多创业者进行的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的追求中,硅谷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摇篮,每隔三四年硅谷必会涌现一家改变世界的大公司,并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

     硅谷由于众多移民企业家而产生巨大的辐射和影响。移民企业家不仅推动了硅谷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且辐射带动了世界其他新兴产业区域的产生,改变了世界经济地理版图。

     总之,硅谷已经形成一个从创业到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而这种良性循环能否形成,是学习硅谷模式成功与否的基本判断标准。

——本文为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009年第8期《企业研究报告》所长专栏

GEI企业研究第222期

《对硅谷模式的新看法》

目 录

1. 硅谷模式综述

   1.1 《硅谷优势》对于硅谷模式的总结

   1.2 戈登•摩尔对于硅谷模式的总结

   1.3 对硅谷模式的新看法

2. 硅谷风险投资与系列创业者

   2.1 硅谷风险投资与沙丘路

   2.2 点燃创业引擎的天使投资

   2.3 硅谷的系列创业家

3. 改变世界的硅谷大企业与新产业

   3.1 硅谷的大企业:用商业模式改变世界

   3.2 思科与互联网的兴起

   3.3 雅虎与Google:知识如何在互联网上传播

4. 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科技园

   4.1 技术转移的两个主要途径

   4.2 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与科研

   4.3 产业对大学的反哺

   4.4 模糊的产学研边界

5、硅谷中关村三螺旋比较

   5.1 硅谷中关村的产业比较

   5.2 硅谷中关村的大学比较

   5.3 硅谷中关村的政府比较

 


 

我的相关日志:
 
2009-10-09 | 贵在民有
2009-10-06 | 要着力提高民间智库的影响力
2009-10-03 | 自主创新之路
2009-09-30 | 物联网时代,“中国制造”的良机
2009-09-28 | 粤港澳经济圈将成为“亚太枢纽”
2009-09-23 | “十二五”产业规划应更重战略性
2009-09-16 | 与陈庆振谈民营科技企业
2009-09-14 | “光谷”学习硅谷
2009-09-11 | 硅谷移民:区域创新的核心
2009-09-02 | 日韩产业组织之利弊
2009-08-29 | 点燃创业引擎的天使投资
2009-07-07 | 建设一流园区需要一流大学的支撑
2009-07-01 | 用商业模式改变世界
2009-06-24 | 中关村短信PK硅谷Email
2009-06-15 | 经济危机下,中关村是硅谷的亮点
2009-06-07 | 硅谷的区域辐射
2009-05-28 | 高技术产业是强国的关键
2009-05-14 | 美国质量,中国价格:中兴电脑的商业模式
2009-08-08 | 韩国的产业组织与金融危机
2009-07-31 | 创业板就是高风险,要谨慎入市
2009-07-19 | 由“精密院”模式到创新型园区建设
2009-06-25 | 新的创业者仍然商机无限
2009-03-20 | 将中关村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义重大
2009-02-27 | 访聚光科技公司CEO姚纳新
2009-03-12 | 访手机导航第一人金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