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股市实现“开门红”,银行类股票可谓功不可没,而工行、中行、建行三大行的公告则曝光了其中的“玄机”。三大行于11日发布的公告表明,中央汇金公司于近日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买入方式增持三行A股股份,汇金公司并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本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三行股份。
去年9月18日,面对着大小非的重压,中央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的消息,曾导致股指产生“井喷”。随后9月23日三大行的公告,证明汇金公司对三大行A股的增持行动正式拉开帷幕。一年期满,汇金公司对工行、中行、建行分别增持约2.8亿股和8160万股和1.29亿股,共计增持三大行约4.9亿股。应该说,随后汇金公司的增持行为,对于延缓股指下跌以及防止指数创出更低的点位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而在其增持期限刚满之际,汇金公司再次增持三大行股票,并且护盘时间延长一年,因此让诸多市场人士感到“意外”。
事实上,汇金公司去年的增持行为,曾被解读为A股市场的“平准基金”入市,但它同样没有阻止住股指的下跌,其增持行为发生后股指创出1664点的新低便是铁证。因此,寄希望于汇金公司救市,显然其有不堪承受之重。但是,此次汇金公司再次出手增持,却并非“意外”这么简单。
首先,股指经历8月份的暴跌以及9月份的反弹再下跌之后,市场对于后市普遍感觉悲观,长假前的K线走势印证了一切。而如果此时股指不能奋力向上,向下空间将被打开,后果无疑是很严重的。汇金公司在10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出手,又借助于国庆阅兵的良好氛围,其增持行为无疑可以起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虽然所使用的资金不多,但维稳的效果已经体现了出来。
其次,今年10月份是年内第二大解禁高峰期,在目前市场人气低迷之时,巨量大小非的解禁,对于市场投资者心理上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财政部和汇金公司持有的约2360.12亿股工行A股将于10月27日解禁,由于已过了36个月承诺的禁售期,工行是否会遭到抛售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作为市场中的巨无霸,一旦工行限售股份套现,其后果将不可想象。而汇金公司的出手,至少说明了工行的解禁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再者,在股市低迷之时,上市公司的融资与再融资必然会受到影响。如果股指出现暴跌走势,融资与再融资的停止,绝对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要保持市场融资功能的顺利发挥,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那么,股指向上拓展空间,在市场上制造赚钱效应才是其唯一的出路。否则,随着股指的走低,投资者信心的丧失,融资或许最终成为一种奢望。
同理,创业板新股发行正如火如荼,其挂牌时间日益临近,如市场传言在本月下旬。作为一个全新的板块,创业板的挂牌同样需要一定的市场环境为其造势。而汇金公司的增持行为,显然能够达到此种效果。因此,中央汇金公司的此次增持,实乃一箭多雕,市场根本不应该感到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