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官员的监狱“文学”走红,是福还是祸?


“落马”官员的监狱文学,不读也罢!

101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12日上午,周久耕的辩护律师金辉告诉记者,周久耕不打算上诉,并称其正在写一部小说,内容是反映官场的,已经完成了3.5万字,题目还没有拟定。(1013日扬子晚报)

周久耕不打算上诉,要在狱中写小说,这个消息虽然算不得稀罕,但多少也有点“雷人”效应,甚至还出现了众多网友为其小说拟定书名的热闹场面。比如《一包烟引发的惨案》、《祸从口出》、《冰山一角》、《抽的就是心跳》、《我上面没人》、《我真倒霉》、《南京,南京》;在比如《至尊享受地狱结局》、《往事如烟》、《那些抽不到南京烟的日子里》、《烟久不分家》等等等等。刹时间,周久耕从一个被糟唾弃的腐败官员成为了万众期待的“反腐”文学家。而笔者颇为疑惑的是,接踵而至的是否是出版商以众多的优惠条件找周久耕联系出版事宜?周久耕会不会因落马的“大手笔”继续过上不差钱的日子?

其实,落马官员写书,周久耕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据报道,现在,一些贪官狱中写书渐成时尚。涉案金额达7亿多元的特大非法揽储案主犯,株洲市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黄石山,在狱中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红唇咒吻》,反悔自己的前生罪孽。中央某直属企业负责人曲德臣因贪污、挪用公款领刑13年。他在狱中写出了《人生核算——一个囚徒的感言》,曲本人也因此被减刑二年提前释放。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剑华因贪污落马,在狱中写出三部小说,并被吸纳为河南省作协会员。就连有五毒书记之称的张二江,也在狱中著书立说,等等。实际上,社会上早已是写书成热,出书成风了。周久耕的官场小说,不知将来打不打算出版,如果出版的话,能够得到读者青睐吗?

诚然,当官员落马之后,不仅昔日的荣华富贵便一去不再有,而且还会成为被人们唾弃和痛恨的异类,此时写书自然更容易引起内心的反思,也必然会有一些真情的流露,但这种“自我忏悔”式的文学除了能证明个别贪官会玩权术以外,究竟还会具有多少的实际意义?观乎落马官员的狱中“大作”,其最大的功用莫过于以虔诚的态度换取同情和宽大处理罢了!

我们常说,文字并不能代表思想。我想是的,否则具有“反腐作家”之称并写出20多部反腐作品的原临海市城管局长程凌征也就不会因贪腐而锒铛入狱了。借书还,是当前社会最为黑色的幽默,相关事例已不新鲜,并饱受争议。比如,五毒书记张二江、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剑华都因在狱中著书立说获得减刑。——怪哉,既然腐败是当今社会的最大诟病,既然反腐倡廉的猎猎大旗之下屡屡有作奸犯科者,有关部门为何又要让“写书”成为贪官脱离牢笼的一条捷径呢?

周久耕虽然沦为阶下囚,但没人能剥夺他写小说的权利,这固然是事实。但指望周久耕之类的人来写出一部非常真实非常耐看的反腐小说来警世他人,基本可以说是痴心妄想。——试想一下,一个从骨子里反对腐败的作家会公款抽高档烟、喝豪华酒、戴名贵手表,会以敛财为能事以鱼肉百姓为不耻吗?何况推动周久耕完成从吞云吐雾的仕途经营到“转型”至入狱笔耕小说作品的这次蜕变的出现得又是如此之偶然。

当然,我们决不否认周久耕的小说创作或许能如周氏的仕宦风格一般,彪悍而决绝,甚至还极有可能会在独具匠心的落笔成书之时,以大揭官场黑幕的超现实主义解读换得一个蔚为大观的 反诉反制效果。但周久耕有这样的气魄与胆气吗?周久耕能把换取同情和宽大处理放置一边不管不顾而满足读者的猎奇与“仇腐”心理吗?——指望周久耕的小说创造一个比九五至尊天价烟还要黑色的幽默,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贪官们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害和伤害远远大于对他的惩罚,仅仅写首诗或写部书就能弥补吗?他们能够因此而获得国人们的原谅吗?一个人杀了另外一个人,然后凶手在死者前敬献一束鲜花,表示真诚的道歉,从而获得灵魂解脱得到救赎,这可能吗?——当我们读落马官员的忏悔书,听到落马官员著书立说的消息时,我们不妨多想一想,既然我们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有何必要再次陷入其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闹剧与忽悠呢?!

——写书,并不是落马官员开脱原罪的金钥匙;“落马”官员的监狱文学,不读也罢!!!

(李吉明20091014日于河南新乡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