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工作很忙,积压了很多想说的话.而且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多,但我坚持一点,父亲一般虽都比较忙,但把教育孩子的事情一古脑推给母亲是不对的。但父亲管教孩子不是靠量而是靠质。我的体会就是把握好两点,及时点拨和立点准确就好了。及时点拨是指出了问题和状况要及时点化和指导,立点准确就是把握好家教三道不至于盲目被动。
我希望孩子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和一个爱思考的大脑。不爱思考问题的大脑往往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而爱思考的大脑一定是因为有爱心、责任心和好奇心促使的。因为爱才会想办法减少痛苦,因为有责任心才会努力完成本份,因为好奇心才会让心更远大和富有激情。
作为一个孩子,我不能想象他天生就能如此,需要我小心翼翼地引导,需要我精心地做出设计。于是,在我的带领下完成了孩子的第一份科学调查报告。不做不知道,做过的感受真是给我很很很强的反思。
事情起因是这样的:孩子学校门口有个喷泉,旁边没有隔栏,喷泉的出水孔就在地面。我头一次去学校就发现这个出水孔有点大,孩子们在追逐嬉戏中,如果不留意脚下,就很容易陷进去。学校似乎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组织孩子下学的时候都要求从两边饶过去,但上学的时候就没有人管理了,我看到许多学生们随意地从上面走过。有一天我和门口的一位老师说了我的顾虑,那个老师也说很有道理,但过了几天还是没有什么动静,我想只能靠我自己了。
我不想这样去找校长,怕人家觉得我这个家长多事,另说一句,我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和老师的班主任说起我的工作。虽然我在全国许多地方给许多的老师讲课,但我断然不敢给我儿子的老师这样的印象。只希望老师知道我是一个通情达理关心孩子的家长即好。
我想来想去,不如让我儿子来办!
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我对儿子讲:你想不想当科学家!儿子肯定地说:想!又疑惑地问:我当不了!我说:那就当个小科学家。儿子饶有兴趣地问:怎么当?我说:要当科学家,就得做好科学调查和实验。我们来个秘密的小科学计划,你愿意吗?儿子的兴致一下被我调动起来,高声说:好!我又故做姿态地说:那你这两天好好表现,我们星期天去做,到时候我再告诉你干什么。让他感觉不是那么随便就可以做的。
星期六,我对儿子说:明天就要去做科学实验了,我们今天先做准备工作。于是我教儿子学会了用卷尺和直尺测量,30分钟的时间就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和数据的获得,搞清楚了米、厘米和分米的关系,给他讲的时候这孩子居然知道分米,但却不知道厘米。教他学会测量以后,我便很信任地说:明天你就可以开始了,不过还有一些准备工作要做。在我极其繁琐的提问下,围绕实验可能需要的东西,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东西,孩子一点点说出来需要准备的东西:纸、笔、夹子、卷尺、直尺、照相机,甚至还有助手(只要孩子能想出来的,我是绝不会告诉孩子答案的)。于是,我们做了分工,我和妻子是他的助手,由他来组导明天的实验。但到那个时候我还是没有告诉儿子是去他学校,原因就是我怕孩子会有心理压力。
星期天早上起来下雨,下午雨小了点,于是我们出发了。
路上我终于告诉孩子去哪里,我还是按照我的习惯问,你们学校门口是什么,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孩子没有回答出来,我又饶着圈子问为什么老师不让他们从中间走,孩子终于有点明白了,但又说:我不从那里走不就得了。我反问道:你不走,有的朋友不注意走过去了,如果扭伤脚多不好。所以我们今天就得想想办法,首先我们自己得先做实验和调查证明想法是对的。孩子欣然同意。
到了学校,我们三人开始了工作,孩子很顺利地采集了数据,同时我把直尺放到旁边,由于相机反光,我又在喷水孔边放了一张百元大钞,让他明白参照物的作用。所有的目标测量、数据读取、照相取证都由孩子独立完成,妻子负责记录数据,我负责打伞。
数据取回来后,我便告诉孩子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编写调查报告,这个报告应该先说明问题、调查、分析和建议四个部分。老实话讲,我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挺不好写的东西。一方面孩子掌握的字数有限,当然可以用拼音来表示,倒也不是难事。关键是行文,我以为如果按照我说的写,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还是要他自己写,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太难为孩子了,如果做不好,他会怎么样?我心里不是很有底。但不做,又怎么知道呢?
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把撰写报告的时间定为下个星期天。
我除了帮助孩子规定了格式和做了附件以外,其余都是孩子自己完成的,甚至有些错字我都没有帮他改。没有想到,孩子很简洁地完成了任务,让我非常非常意外。第一个意外是,看到孩子的报告,我突然为我在成人世界里经常接触的论文而感到脸红,通篇的废话,甚至不如一个小孩子。著名的经济学家纳什的博士论文不过6000字,如果换在中国这个字数是无法毕业的,更不能想象是一篇可以获得诺贝尔大奖的论文。这对我是个非常好的借鉴。第二个意外就是孩子提出了三个建议,而我也就只想到了两个办法,为此我感到特别开心。
再后来,我儿子把报告交给了老师。至于结果我就不关心了,也不能再关心了!当然,儿子很开心老师的表扬。
总结:
孩子的收获:
1、学会了基本的测量方法和长度的概念;
2、学会了照相取样的基本技巧;
3、学会了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4、获得一份自信;
5、还有好多。
我的体会:
1、不要以为孩子做不到;
2、不要以为孩子的想法不如自己;
3、要懂得和学会向孩子学习;
4、基本实现我的目标,一方面让孩子知道科学并不神秘,人就是因为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有价值;另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到做事情要严谨、规范和全面,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靠感觉,要靠数据、分析等证明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相关照片:
学生们在喷泉的出水口上路过的情形
瞧!朗朗大口的喷水口。这就是我促成做这个事情的原因啊。
以下为我儿写的调查报告扫描件:
正文写道:
关于**小学喷泉喷水口的调研报告
报告人:***
助手:爸爸 妈妈
我是一年级一班的学生,我发现有很多同学在喷水口上走来走去,很不安全。
于是在2000年9月6日我做了一个小科学实验。我带着我爸爸妈妈和尺子、笔、纸等工具进行了调查,数据附后。
通过数据看出喷水口对我们的同学造成一定的危险,所以,我有三个建议给校长决定,建议如下。
1、喷水口上放一个盖子。
2、喷水口周边立一个警示牌。
3、建造一个美丽的护栏。
(这是我见过的最简短的调查报告,真的很不错啊!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观点、数据、分析、建议。)
这就是现实的情形,儿子加注道:大家在上面走来走去多危险啊。
中间是个大喷水口,数量是1个;四周环绕的小喷水口,数量是18个。
中间的直径为16.5cm,旁边的8小方块最长处平均为10cm。
第三张图是脚伸进去的图片,孩子危言耸听地加注道:多危险啊,一只脚能进去啊。
第一张图片:周围的喷水孔大小,长为10cm,宽为8cm,数量18个
第二张图片旁白:这是一个五年级女同学的脚
第三张图片旁白:我的鞋面最宽9.5cm,呀!多危险啊!我的鞋正好能进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