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夏侯冉成
美国“今日美国报”网站报道,离大自然越近,身心越健康。
按照荷兰研究人员的说法,住在公园或者林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的人较少出现焦虑或者抑郁。研究结果为许多医疗保健专家广为推崇的理念提供了具体数据。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的综合医学系主任、家庭医学副教授戴维·拉克尔博士说:“发现这一点真好,越是接近自然环境,对人的健康好像越是有影响。”
以前有一项研究指出,在绿地较多的地区,富人和穷人健康差别较小。另外一些研究也发现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好处。但是这种研究有赖于人们对身心健康的自我感觉。
此次最新研究分析了荷兰三十四万五千一百四十三人的病例,评估了二十四种病症,包括心血管、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然后研究人员将这些信息与居住地周边一公里和三公里范围内绿地面积大小放在一起研究,结果发现住在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的人患其中十五种疾病的频率较高,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关系最为明显。
在绿地面积只占百分之十的地区,月百分之二点六的人患过焦虑症,而在绿地面积占百分之九十的地区,这种比例是百分之一点八。抑郁症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有百分之三点二的人患有抑郁症,而在乡村气息较浓的地区,这个比例为百分之二点四。
研究人员说,除了焦虑症、胃肠消化紊乱和所谓医学上无法解释的身体不适以外,绿地面积在一公里范围内会对健康有明显好处,三公里范围则没有什么影响。
研究人员说,绿地太少对儿童和穷人的危害格外严重。
专家称,绿地的好处产生有很多方面:如多晒太阳可降低季节性情绪失调(SAD)等疾病的发生率。拉克尔说:“如果住院病人隔着窗户或在室外晒到太阳,住院时间就会比较短,并发症也较少。这一点也已得到证实。”
他说,多晒太阳还意味着补充皮肤里的维生素D。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提高情绪、增强肌肉力量。新鲜空气显然也有好处。此外,空地多则锻炼机会多。但是绿地缓解病情的功效主要在于它能让人放松。
拉克尔说:“如果我们置身于高科技和人工雕琢较多的闹市,我们会疲于应付诸多事情而无法专注于某件事情。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确实需要养成一种凝神静气的好习惯。我们需要让心灵抛开日常琐事,专注于纯净无瑕的东西。大自然就是一个美好的例子,原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心理学、精神病学与教育学教授理查德·瑞安说,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对城市规划重要意义,对室内设计和建筑亦然如此”。但是他指出,具体效果与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成正比。瑞安说:“如果他们想着心事而对大自然视若无睹,那就不会有什么益处。”前不久他发表一份研究报告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人更合群,更大度,更重视社区。他参与进行的另一项试验发现,户外活动多的人更有活力,经理更充沛。
二○○九年十月十八日
—————————————
如需转贴或者转载,请您拨打电话010-68996306或者按照公告栏上的其他方式与我联系。未经许可擅自转贴转载的,本人将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著作权法以及其他法律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