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正步入正面Q时期
---未来一年世界宏观经济前景展望
报告撰写人:韩和元
报告撰写日期:2009年10月15日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目 录
4、危机的印象和政治因素将主导未来世界各国政策更摇摆不定更前后矛盾
2、受惠于进口,美国经济增长在自然回补的时间窗口内有望达到2.5-3%
2、北京的潜在意图----以固投争取欧美经济全面复苏的时间再以时间换取出口空间
4、货币增长影响下的由风险资产上升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加速再影响物价上涨的序贯
摘要:
到目前为止,陆续公布的宏观数据和微观数据均已经显示出全球经济的复苏迹象趋于稳固。虽然我们认为当前的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基于以美国为代表的消费国自去年底以来的去库存化运动的结束的自然回补。但这种回补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下,却为美国等国的经济复苏提供了可能。
在这个时间窗口之内,探寻全球增长之路显然是有必要的。但近期的事态所以彰显的是,是世界经济正在因循2001年网络经济破灭后的老路,暨出口国——尤其是中国——最希望的,莫过于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国美国能够引领需求复苏。而在这个时间窗口内,在这样的国际经济诉求下,美国经济无疑将受惠于这种自然回补所形成的对美元的需求,美国政府亦将如2001年后那样以人为压低利率的形式,来帮助信贷资金流向它的国民美国的消费者。华盛顿方面的潜在意图无疑将会继续把重点放在日益紧迫、启动个人消费的努力,而不是替代能源技术和人力资本这样更重要的项目上。以支持其可多进口商品及资源来刺激其本国经济的增长,再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
正因此,当前的复苏的形式,只是来源于传统的流动性驱动型复苏,而不是缘于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经济的驱动,这种复苏是不可持续的是脆弱的。
米塞斯于1934年写的《社会主义》一书里,曾指出:信用扩张在起初阶段的确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同样的观点也可在货币主义学派那里得到支持,弗里德曼认为的货币刺激的初始效应是正面的(提高Q),只是到了后期,负面效应(提高P)才显露出来,正是基于上面所述,我们认为从当前只至2011年前,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将处于一个正面的Q的时期,但我们亦必须要具有未雨绸缪的意识,必须借镜历史,不能够被暂时的繁荣所蒙蔽,而错失宏观调控特别是货币调控的最佳时点,使得通货膨胀失控。毕竟Q近了P就不会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