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贤为何请苗寨乡亲来省委“走亲戚”?
10月13日下午,麻阳苗族自治县的7位农民和基层干部平生第一次走进湖南省委常委会议室,再次见到了想念已久的亲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2009年10月17日红网转自湖南日报)
这是一次特殊的“走亲戚”,因为它传递出了那份浓浓的也是老百姓盼望已久的特殊的“亲情”、“乡情”。
群雁高飞头雁领。提起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大家除了立即能够想起在其主政下的湖南省委提出的“一化三基”、“三个不吃亏”、“弯道超车”等极富指导意义的创新实践。当然,这些都源于他那一份“视百姓为亲人”的公仆情、爱民情。2005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112周年诞辰纪念日。刚刚就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的张春贤到韶山参观考察。他的“湖南的领导就是要为湖南的老百姓办实事”,“做湖南人、办湖南事”的温和而有力的简短话语,让在场的人倍感亲切,也充满期待。4年来,三湘父老真切而实在地感受到了“亲民书记”一股滚烫的“爱民情”、“公仆情”、“亲民情”。尤其是2007年春节前夕,主政湖南的张春贤在网络论坛用实名注册,发帖向网友拜年。此举感动众多网友,其“拜年帖”点击率不断飙升,网民跟帖踊跃,亲切地称呼他为“亲民书记”。他也一时间成为了网络红人。
政和终将为民计,关切最是问苍生。解决“问题和困难突出”的民生问题,是张春贤始终牵挂在心的头等大事。比如,自湖南省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张春贤把研究解决洞庭湖渔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不打招呼,不用当地干部陪同的情况下,先后三次走进“水上人家”,实地了解渔民生产生活状况。渔民的生产和生活现状,让张春贤书记感到震惊,他严肃地对有关部门领导说:渔民也应该得到党和政府关心,应该尽快给漂泊在湖上的渔民安家!在省委书记的直接关心下,省财政厅、民政厅、卫生厅等5部门联合召开“洞庭湖区捕捞渔民解困工作会议”,决定实施渔民安居工程、完善社会保障、解决渔民培训和子女就学、整顿规范各项涉渔收费、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统筹解决4.5万湖区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9100多万元各项资金迅速流向湖区,惠及1.3万户渔民家庭、4.5万渔民,湖区捕捞渔民实现“零负担”。再比如,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张春贤等省委决策者科学决策,出台了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诸多举措,在就业促进、扶贫帮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饮水安全、棚户区改造、道路畅通、环境治理等方面着力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在信息化、网络化、民主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张春贤主政湖南以来,高度重视网民的建言献策。人民网“对书记省长说”栏目开办以来,网民对湖南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一些具体问题,定期送到张春贤的案头,相关问题得到及时回复或妥善解决。在张春贤等领导的带动和影响下,湖南各级干部把互联网作为听民声、纳民意、集民智的重要平台。
“惟有夙夜在公,鞠躬尽瘁,用全部的心血和能力,为全省人民富裕忘我工作。”感恩、大情大义的湖南人民耳边经常依稀回荡着张春贤当选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的感言。在万家灯火、亲人团聚的传统佳节里,张春贤书记的足迹却遍布于偏远村寨,把问候传递给各族群众,把百姓冷暖挂念于心头。2009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土家族的农历新年,带着对湘西人民的一片深情,张春贤与周强省长一道,于23日深夜赶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湘西人民一起欢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一,一大早,几台吉普车从省委大院悄然开出,朝郴州方向行进。张春贤书记带着对去年年初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重创的郴州人民的牵挂,专程赶赴郴州慰问,给乡亲们拜年……
有来无往非礼也。大半年过去了,省委书记与苗寨乡亲之间一直深深牵挂着。乡亲们想到长沙看望张春贤书记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受大伙的委托,楠木桥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叶为给张春贤写来了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信”——“乡亲们想念您,想来省城看望您”。很快,“家信”有了回音:湖南省委书记热情欢迎乡亲们来省委做客。按照张春贤的要求,省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也为迎接远方苗寨的亲人做好了精心准备,到长沙后先带乡亲们看看省会长沙的变化,省委常委会议室里重新布置了座位……
亲人见面,那可是无话不谈、无情不诉。“张书记上次来我们苗家做客,就好像是昨天的事。”“又可以见到张书记了,大伙激动得几晚没睡觉。”“我也一直惦记着乡亲们。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致富非常关心,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非常挂念,今天乡亲们来省委作客,大家不要拘束,多说说心里话。”这是心与心的交流,这是情与情的交融,这是爱与爱的传递。就在这“走亲戚”拉家常的氛围中、情景里,我们看到了不以官者自居始终心系群众、情牵百姓的党的领导干部的风范和情怀,更看到了党和人民鱼水情深、水乳交融的那一份真、那一份纯、那一份爱。会议室里,每个人的心都是暖暖的,因为大家心中都有浓浓的亲情。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了温家宝总理也曾多次约请群众代表做客中南海,共商国事、共话亲情。温总理在和群众代表座谈时曾深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温总理的一句“你们应该是中南海的主人,来到这里就像到家一样”家常式的招呼,不仅让当时代表们紧张的表情放松下来,也通过媒体广泛传播,让天下人从中觉察出更深刻的、崭新的时代意义,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执政为民、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大国政府和大国总理的“亲民”形象。从某种角度上看,此乃温总理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央政府“亲民”风格的延续和强化。
我们有些干部常常会抱怨群众不听话、不自觉。其实,那是对群众的一种误解或者说不了解、不理解、不关心、不关怀群众。群众是我们的亲人,那是要用心去爱、用情去护的,而不是用你的所谓的权力、权威、权势去管和压的。党和政府的大门应该始终是向老百姓开放的,党员干部的心也应该始终是向老百姓敞开的。苗寨乡亲到省委“走亲戚”拉家常,温家宝总理经常性地邀请群众代表做客中南海,都深刻此传递出了这样一个信号,那就是“亲人”无隔阂,“亲情”无距离。愿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能够越走越近,越走越勤,心能够越贴越紧,情能够越交越浓。因为“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倪洋军)
相关新闻:
张春贤请苗寨乡亲来省委“走亲戚”拉家常
张春贤为何请苗寨乡亲来省委“走亲戚”?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