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飞机的邻座


 

走出北京机场,眼前是明晃晃的耀眼阳光,迎面却拂来瑟瑟冷意。我身着衬衣,仿佛天外来客,只得在外面套上一件T恤,衣着怪异。想起刚才的邻座男子,衬衣里藏着秋衣,外罩绒线毛衣,胳膊上还搭着一件厚外套,现在想必是如鱼得水了。

 

我极少坐早班机,起得太早,会影响一整天的状态。这次才发现,早班机上,大多是成群结队的旅行团,吆五喝六,好不热闹。我周围是一群中年人,明显是第一次坐飞机,仿佛重返小学时代的春游时光,意气风发,脸上精光四射。

 

这是一群武汉周边地县的旅客。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并不扭捏,掩饰孤陋,反而非常自豪地乐于学习,表现出强大的自信。这是经济地位提高后带来的精神状态。要是十三亿国人都坐一回飞机,会制造出空前繁荣的航空业。

 

“15西(15C),15西!”这时,我身边一位中年男子扬着登记牌,大声招呼着自己的妻子,一起安顿下来。这是我的邻座。一落座,便剥粽子一般,脱下外套,毛衣,在腿上摞了一大堆,小桌板放不下来,邻座朋友一筹莫展。

 

我昏昏沉沉,遂闭目养神。机上情况,依然了如指掌,有赖身边夫妻俩,如现场直播一般,报以动向,“启动了!还没飞!在跑道上!拐弯!又停了!前面那个老外好黑的胡子!发报纸了!武汉晚报!快发完了!”我及时睁开双眼,截住擦身而过的空姐,把最后一份《武汉晚报》纳入手中。

 

闲聊中,我了解到旅行团来自汉川,早上三四点起来,集合,坐旅游车2个小时提前来到机场。邻座是一位医生,谈吐颇有见地。旅行团的男导游,勤勤恳恳,站起来东张西望,清点人数,也忙里偷闲,探着身子,看看机场风景和停机坪上的飞机。这导游居然西装革履,深色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落地了!落地啦!”邻座夫人完成了最后一句现场直播。我准备下机,随手掏出衬衣口袋里的登机牌,塞在面前的椅袋里。待我取下行李,准备离开,邻座男子欠起身拍我,递上我的登机牌,诚恳地说,“你落下登机牌了,要是门口检票,就出不去了!”我听了挺感动,不忍拂了美意,接过登机牌,千恩万谢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