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发生,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23岁的付成励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一、舆论媒体说了个“备受关注”,在大千世界也许没法用别的字眼来描述这么一件“新闻事件”。
之所以备受关注,学生杀老师,违反法制法纪,违背社会公德,肯定要遭到唾弃,百分之八十的人就此止步了。原因是什么?似乎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会去想,报复或者情杀,年轻人那么早谈恋爱荒废学业,对得起谁呢,最后还不是自己丧命了吗,现在的大学生啊,一声声叹息!
二、我想这更多应该用“引以为戒”,在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教育界应该引起重视,视为“致命警钟”。
律师证实,付成励的杀人动机是,因女友与其分手,他认为这与政法大学教授程春明有关,才产生报复心理。暂且不去讨论里面的细节,政法大学的学生,最清楚法律的新生代,为什么如此没了理性,除非是如杀人动机所说,感性。感性多么致命!大学教育在现在社会有很多无奈,思想和理论的前沿阵地,必然有糟粕带来,说了有一百年不下了吧。师德的力量,老师的责任心,谈了有一百年不下了吧。谁的错,谴责什么都是应该的,处理什么都是应该的,但是这个致命的警钟应该在教育界重(zhong)敲,尤其是大学的教师、教授们,真的应该为学生们负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