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学习机遇


危机不仅带来苦难,也孕育着机遇,其中包括学习的机遇。

危机是洞察经济规律的一扇窗。经济金融危机是一种极端的风险释放,是经济中风险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在某个薄弱环节集中释放出来。在危机中,经济现象以高度浓缩的方式展开,彷佛瞬间沧海变桑田。百闻不如一见。身临其境,亲历其景,更能真切、直观地感受到经济的运行。信息不对称、道德危害,是普通的经济学术语,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还是停留在教科书层面的知识。这场危机给了我们认知的机会,欺诈、操纵、滥用盛行泛滥,加上华尔街的贪婪,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信息不对称、道德危害的巨大破坏力,甚至国家层面的道德危害行为。

危机是经济研究的天然实验。与自然科学相比,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制约是难以进行试验。在危机的非常时期,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涌现,层出不穷,给我们观察经济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这是一种现实的抽象,为透视经济本质提供了契机。危机中各国政府采取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方案,姑且不论正确与否,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政策实验。

危机是检验理论的工具。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认知在不断进步,但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蕴含着新的谬误。各种学说林立,各种观点纷存。危机提供了一面镜子,照出孰是孰非,孰对孰错。20世纪90年代初信用衍生品问世,就流行“银行从此与危机隔缘”的观点。残酷的危机现实彻底、无情地粉碎了这种虚幻。

危机是探索未知的源泉。危机是经济金融发展的分水岭,也是经济金融理论的分水岭。危机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提供了大量反思已有理论缺陷的证据。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孕育了经济理论的凯恩斯改革,70年代的经济滞涨成就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派。当前的危机会成就什么?必然也是一场经济金融理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政府的介入对市场行为的改变,金融在经济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微观和宏观错位的机制,都可能修正、丰富和发展经济金融学的基础。人类经济史上危机周期性出现,表明我们还没有穷尽危机的本质。这也许需要我们从更深层次去探求,包括人的认知的缺陷,甚至人性的缺陷。

在危机每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在学习阶段经历危机。尽管危机是件不幸的事情,我们也还不能阻止危机,但我们可以利用危机,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成为引领经济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