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买房当然不希望按建筑面积计价,因为按建筑面积(含公摊面积,下同)计价,老百姓没有专业工具和缺少专业知识,面积真相恰似云山雾照,付出多少血汗钱全凭专业部门的测绘测算。算帐归别人,买单归自己,老百姓蒙在鼓里掏钱自然心里发慌。
如果改用套内面积计价,老百姓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就能把面积搞得一清二楚。开发商无法弄虚作假,房产部门省却了繁杂工序,老百姓明明白白,这样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何以到今天才姗姗迟来?而且,到目前为止也仅止北京与重庆两地宣称要执行此政策,其他省市仍然是铁板一块。
于是,舆论把质疑与砖头抛向了开发商,他们认为是开发商故意把测量测算搞得神秘莫测,这样便可以浑水摸鱼从中渔利。的确,从目前的情况看,开发商贿赂测量部门把不该计入的面积摊派给业主早已不是个案,许多的业主已经多付了代价却不明所以或者申诉无门。
但是,笔者仍然认为舆论这次是打错了板子,因为开发商并没有强行选择计价方式的权力。开发商固然可以借助这一手段牟取不当得利,问题是商品房按套内面积计价既被百姓认可,又使开发商无隙可乘,政府却为什么要置民意于不顾而坚持按建筑面积计价呢? 或者说为什么弃简单而选复杂呢?
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利在其中。利益在哪?概括起来至少有两点:
一是养活了一大批技术官僚。目前各地的商品房面积测量一般都是由房产管理部门下属的专业测量机构垄断进行的。可是,如果这个活儿不复杂,想垄断也难,想高收费就更没门,因为百姓自己拉上卷尺就能把活完成,或者通过肉眼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谁还会卖你垄断部门的帐?但是,现在的做法却使百姓没有脾气,因为你自己根本无法完成测量。即使是你聘请了专业机构同样无济于事,一则是这些民间机构的数据并不被房产部门所认可,二则是没有图纸不明设施你根本无法进行公摊测算。房产部门的技术官僚能够活得如此有滋有味,复杂的测量方法功莫大焉。
二是为官员谋取私利提供了方便。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腐败是否严重,既取决于权力的大小,也取决于对权力的监督。先从权力大小角度看,能否进入公摊,多少进入公摊,虽然国家早已制订了相关规范,但规范总是落后于现实的,开发商一方面既要机关算尽来多算公摊面积,一方面也要在权力面前巴结逢迎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技术官僚可谓大权在握。再从权力监督角度看,业主不可能为单套住房面积来刨根问底,而开发商多算了面积自然乐在其中一言不发,房产主管部门因为技术部门创收巨大肯定对其腐败视若不见,可见,目前的体制对技术官员的监督几乎为零。权力既大,监督又小,技术官僚想不腐败也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的逐利行为并不可怕,因为经济学早已证明,平等自愿的交易能够促进双方财富的增长,是天下繁荣百姓富足的重要基础;但是,政府逐利却让人忧虑,因为政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官员们的利益越多,则意味着权力参与了财富的分配,意味着社会的不平等越来越多,也意味着腐败现象生生不息源源不绝!
简单的问题要用复杂的方法,是因为腐败需要工具需要理由需要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