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遭遇新压力


 

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西方国家向来是说得多、做得少,这些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人民币汇率作为谈判工具,而实质性的政策较为少见。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报告并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不过美国财政部的报告也提出,中国的外汇储备和贸易顺差在不断地增加,如果进一步增加,会加剧全球失衡,而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这种失衡的调整,有利于价格体系的再改变。

增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可以作为应对升值压力的一种路径。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称,从外部环境看,目前国际市场已经逐步企稳,扩大波幅的风险减小。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外贸顺差已从过去单月200亿到300亿美元的均值水平,降至目前单月顺差100亿美元左右,由此决定的人民币汇率水平目前已基本上处于均衡状态,应该扩大波动幅度。

中长期来看,尽快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改变其不断受到“攻击”的重要战略选择。近两年以来,中国在推动人民币亚洲区域的国际化步伐较快,目前已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同时还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这些政策对于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有一定作用。当然,人民币要想真正成为国际货币,还需要国内经济的平衡发展予以配合,有效降低出口依存度当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