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新药的上市和推广都会经过四期的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II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Ⅲ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IV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即便经过反复的临床试验,也不可能将一种新药的所有药理作用都研究清楚,轻易地大范围应用难免会出现一些公共事件。除了新闻中所说的阿司匹林事件,一个药物史上非常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就是反应停导致的“海豹胎儿”:从1956年反应停进入市场至1962年撤药,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台湾省)共报告了“海豹胎”1万余例,各个国家畸形儿的发生率与同期反应停的销售量呈正相关,如在西德就引起至少6000例畸胎,英国出生了5500个这样的畸胎,日本约1000余例,台湾省也至少有69例畸胎出生。只有美国,由于官方采取了谨慎态度,没有引进这种药,因此,除自己从国外带入服用者造成数例畸胎外,基本没有发生这样病例。
科学家称阿司匹林为1918年流行感冒祸首之一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