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意识“被觉醒”也是一种进步
上海浦东新区政府承认孙中界的确是被“钓鱼”后,众多被“钓鱼”车主大受鼓舞,昨日,100多名中招者聚集在原南汇区城市管理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要求还车或退回罚款。(28日武汉晚报)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10/1028_17_1407471.shtml
前天,上海浦东新区区长姜梁公开承认,查扣孙中界金杯车的原南汇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使用了不正当取证手段。并且,这不是个案,而是“系统性的局限”。也就是说,“钓鱼”执法在上海广泛存在。可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挺身而出,抵制这种非法执法行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一种情况是,本身是“黑车”,或者谋利而违法载客,车主心虚,被钓上钩只能自认倒霉,有的车主被几次钓上钩都认栽,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情形则是,纯属出于好心,做好事,被钓住后,有口难辩,面对强势执法人员,有口难辩,没法自证清白,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忍气吞声,被钓车主都被要求写下放弃申辩权声明就是有力的证明;再有,就是大家掌握的法律知识有限,没认识到“钓鱼执法”的违法性质,糊里糊涂被处罚了。
频频遭遇“钓鱼执法”的车主们没有想到维权,或者是想维权却不知该如何维权,或者根本没有能力替自己讨回公道,这既反应出当下平民群体的维权困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如今大众依法维权意识尚处于“睡眠”或“半睡眠”状态,被“钓鱼”的孙中界以断指证清白,终于赢来一次胜利,百余车主闻风而动向执法部门讨说法,显然是维权意识的一种觉醒,尽管其有很大的被动性,但不能不说是法治建设的一个可喜进步。
公民遵纪守法,执法者严格依法执法,是法治社会的应有常态,而这种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合法”与“非法”的博弈中实现。没有博弈,就没有推动力,而“钓鱼执法”在某些领域的长期存在甚至肆无忌惮,正是因为缺少了这种博弈。面对“钓鱼执法”,大家一旦选择了沉默、畏缩和退让,甚或习以为常,那么,违法执法行为则可能得寸进尺,越来越背离执法公正。
百余车主维权意识的“被觉醒”无疑是可喜的,上海市政府在孙中界、张晖个案上已经认错并着手纠错,如今,面对这一被“钓鱼”群体的维权行动,有关方面如何去应对,能否拿出全面纠错的勇气和行动,人们拭目以待。
维权意识“被觉醒”也是一种进步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