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宝泉岭垦区圣元乳业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维权服务网》报道了“黑龙江农垦军川农场隐瞒疫情造成人畜大量伤亡”,网友们对此反响强烈,纷纷要求上级主管单位对事件进行认真调查,并依法处置农场相关责任人,消除疫情引发的一切潜在隐患。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被忽视
布鲁氏杆菌病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对此高度重视。国家动物疫病名录表将此病列为二类疫病。该病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损失,而且严重地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据军川农场职工张作成介绍,农场19队奶牛小区2003年8月就已发生“布病”疫情,这是农场已知“布病”的第一疫情,当时职工王海峰卖给依兰农场14头奶牛被依兰农场及黑龙江农垦总局兽医总站查出4头奶牛确认有“布病”。
事发之后,农场派畜牧科长、畜牧站长前往依兰农场处理此事,决定由王海峰把病牛拉回自行出售,病牛没有捕杀,流向市场,致使疫情扩散,对此,农场及防疫部门没有对奶牛小区采取任何措施,也未将此疫情告诉小区的养殖户,隐瞒了下来,导致“布病”大面积爆发。
军川农场挤奶站
据专家介绍,布病存在于妊娠母畜的生殖器官内,常可随配种传染。其传染性很强,传染途径也较多。人通过与患病家畜的接触,食用了污染的奶、畜肉或吸入了含菌的尘土等,皆可引发感染。该病影响生育,严重者可致死亡。
据了解,截止2006年秋季以前,军川农场有29人感染了布病,其中一名兽医睾丸被切除,一名养奶牛女工患病后失去劳动能力;300多头奶牛被因感染布病被捕杀。
据调查,从2003年至2006年的三年间,小区共生产3000吨含布病牛奶,全部被宝泉岭军川圣元乳业收购,加工后的成品奶粉大多流向市场被消费,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污染的牛奶,业内人士认为,加工企业和原奶提供者对此会保持默契的缄默,因布病不耐高温,在牛奶加工工程中即使是巴氏消毒也可杀死布病,对人类的实际危害不大。严格说,布病对人类的危害极大,乳品肉类及其他畜产品一旦被污染,极易危害人类健康,禁止上市。
有无婴幼儿食用含布病牛奶加工的奶粉受到感染?至今是个未知数。相关部门也未对此进行过监测。此次疫情事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非典” 。而军川农场的一些官员仍然要重蹈覆辙。他们知法犯法、目无法纪,可以说是残忍而阴狠。为保住自己官位,罔顾百姓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为了发展,不怕危及他人的生存。
目前,宝泉岭军川圣元乳业现库存的成品奶粉还有2000吨左右。到现在圣元乳业还拖欠养殖户奶款3000多万元,其中欠养牛户孙军奶资款达70万元。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垦局疾控[2006]7号文件内容显示:军川农场奶牛小区的奶牛患布病的来源是感染了布病的牲畜进场后未经检疫、未被发现而造成布病在牲畜中蔓延流行;农场防疫制度不严密和检疫措施不落实是布病传染源进入农场的重要原因。
透视军川农场人畜感染布病事件,其中受害最大的是广大职工,他们除了隐忍以外,只能求助上级政府和领导。这一切都是由于农场个别官员的纵容的结果。在事件中,部分兽医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他们未履行职责,隐瞒疫情,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和经济损失置之度外,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
青岛圣元投资军川农场始末
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圣元乳业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和萝北、绥滨二县之间,属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的三角地带。1999年12月20日,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于租赁军川乳品厂,在军川建立了原料和生产基地,与2001年和2003年与军川农场两次进行合资、增资经营,注册资金从当初的650万元增加到5000万元,日处理鲜奶115吨,年奶粉生产能力为7800吨。
军川农场依托军川圣元为乳业龙头,抓住国家不断加大畜牧业补贴力度,号召党员干部带头饲养奶牛,带动农场职工养牛,实施规模养殖,建成多个现代化奶牛场(农场出土地、房屋,圣元出榨乳设备、管理人员),将奶牛户迁入牛场进行统一饲养管理。
据介绍,始建于1998年的青岛圣元乳业,2007年更名为圣元营养国际公司,先后通过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婴幼儿乳粉的四大品牌之一,2006年荣获年度最受消费者依赖的十大婴幼儿品牌之一,2007年4月12日,圣元国际正式登板纳斯达克,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乳品企业,2007年,圣元国际完成销售收入24.462亿元。
2005年8月,圣元乳业着手在军川农场新建一座国内单产能力最大、工艺及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厂,厂房严格按国际医药行业GMP标准设计,从丹麦、瑞典等国家引进全套世界一流的乳制品设计工艺和生产设备;该项目总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16万平方米,预计2008年10月进行试生产,该项目是宝泉岭分局引进合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扩建后的军川圣元总占地面积达到8.864万平方米。
圣元与三鹿曾排问题奶粉前三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全国22家奶粉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其中第三位就是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元牌婴幼儿配方乳粉。
2009年1月16日,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别对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和2008年7月生产的两个批次的优博较大婴儿配方奶粉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这两个批次的优博奶粉均含有三聚氰胺。
2009年3月2日,三聚氰胺奶粉受害者对“青岛圣元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元系列品牌奶粉导致婴幼儿结石事件,就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及惩罚性赔偿和精神损害性赔偿金向法院共提出总金额超过800万元诉讼请求。
54名奶粉受害者认为,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有三聚氰胺含量的奶粉,长时间在市场上销售流通,给他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而且,所有这些“三聚氰胺”孩子的未来身体健康将需要家庭的长久关注、护理和担忧。所有这一切,都给受害家庭造成了巨大精神伤害。
受害者认为,圣元明知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不仅因食用圣元优聪奶粉而且由于食用圣元优博奶粉,出现类似泌尿系统疾病等问题,却故意隐瞒事实、推诿责任,长期宣传圣元优博不含三聚氰胺,误导消费者,其行为性质恶劣。
针对国家质检总局通报的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圣元公司声明,其在黑龙江省宝泉岭地区两家工厂生产的圣元优博经国家质检总局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继续销售。
宝泉岭军川圣元乳业更换新东家
2009年9月8日11时28分,黑龙江省农垦完达山乳业收购宝泉岭圣元乳业资产签约仪式在完达山乳业总部乳业培训室举行签约仪式,完达山乳业总经理唐永德主持,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周昊旬、国资委副主任孙彦献出席签约仪式,完达山乳业董事长李顺与圣元乳业董事长张亮分别代表双方企业签约。
参加签约人员有:总局副局长周昊旬、总局国资委副主任孙彦献;宝泉岭分局军川农场副场长赵延德;圣元乳业董事长张亮、圣元国际总裁孟秀清、生产副总穆喜森、战略合作总监姜云鹏、黑龙江军川圣元乳品厂总经理赵守明;完达山乳业董事长李顺、总经理唐永德、财务副总杨晓萍、常务副总李绍民、生产副总冯栟、党委副书记成子金、总经理助理马军喜、总经理助理王利、总经理助理陈立生;完达山乳业、圣元乳业相关部门人员。
据完达山透露,此次收购宝泉岭圣元乳业资产,不仅包括圣元乳业在宝泉岭投资兴建的工厂,还包括配套的奶牛场。也就是说,完达山将接手圣元在黑龙江宝泉岭的全部生产资产,包括3个牧场和2家工厂。
据了解,双方的接洽早在今年3月就开始。当时,完达山计划扩大旗下一间同在宝泉岭的工厂的产能。而此番收购的工厂,其中一家年产能达到2万吨奶粉,3家牧场奶牛数量约达3000头。
据介绍,完达山乳业系北大荒集团控股公司(其中北大荒集团和台湾统一集团各控股66%和34%),现拥有资产总额30亿元,下辖40余家分、子控股公司,员工近2万名,年加工鲜奶能力100余万吨。可生产奶粉、液态奶、饮料、豆制品、米麦制品及保健食品等各系列近200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其中原料粉远销东南亚和非洲。2009年上半年,完达山乳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