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解读声明:本人解读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而非其它,鉴于本人解读形式需求,解读过程中存在一些即有媒体信息情况,容易引起读者或看客产生抄袭错觉情况,特对本人解读作如下说明:

  本人解读形式一般采取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解读新闻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个人认为与被解读新闻焦点紧密相关的内容,此部分内容来源多数为其它媒体即有信息,其中较少有个人见解,第三部分为个人观点部分,是本人根据即有实事,结合被解读新闻焦点所阐述的个人见解。自此声明,在感谢各位读者观客朋友的支持与指导下,请读者观客朋友注意本人解读形式,谢谢支持!特此说明,并希望广大撰手为这个信息平台发展而奋斗!为读者提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而努力!



  

  原文引用:

  1. 会议指出,前一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全球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我国不少地方甲型H1N1流感患者骤增,一些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部分地区进入了流感高发期。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2.  会议强调,根据当前疫情发展的新特点、新情况和防控工作需要,要继续按照依法、科学、有序的工作原则,坚持和完善前一阶段行之有效的各项防控措施,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各项防控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重视防控工作,坚持属地管理,落实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范疫情大面积扩散和聚集性暴发。(二)积极有序做好疫苗接种。要按照知情、自愿、免费的原则,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加快疫苗接种工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挖掘疫苗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加快疫苗生产,扩大疫苗产能。(三)突出抓好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各地要严格落实学校防控工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减少大型聚集活动。(四)全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各地要根据分级分类救治原则,进一步做好救治工作,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五)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密切跟踪疫情变化,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应对预案和工作方案。(六)加强健康教育,正确引导舆论。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普及流感防控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控意识。要及时、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维护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要点解析:

  1.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旧称人感染猪流感。H1N1流感病毒里的H代表红细胞凝集素,共有1-15个类型,N代表神经氨酸苷酶,共有1-9种类型,“猪流感”病毒H和N均是1型,因此称为H1N1。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2.临床表现。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潜伏期时长七天。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等,有些人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酸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症状。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发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8℃,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身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若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3.诊断标准。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中指出,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同时,诊疗方案还详细介绍了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拭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甲型H1N1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4.确诊病例出院标准。根据《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出院标准(试行)》,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以出院:一是体温正常,流感样症状消失3天或3天以上,无并发症,临床情况稳定;二是流感样症状消失后,次日起连续2天(每天1次)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5.中国首都北京于今年9月21日启动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拉开了全球甲型流感疫苗接种活动的帷幕。进入10月份,美国、日本、法国、英国也相继启动全国性甲型流感疫苗接种活动。随着26日德国、加拿大以及27日韩国相继宣布开展甲型流感疫苗接种活动,全球甲型流感疫苗接种逐渐进入高潮。

  6.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上周表示,甲型流感疫情暴发至今已有6个多月,世界各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虽然接种甲型流感疫苗后一些人会有轻微反应,但接种疫苗仍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她还指出,政府需要做的是查清不良反应是由疫苗本身造成的,还是因为病人有其他疾病。

  7.卫生部通报,10月26日15时至10月28日15时,我国内地新增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6345例,其中3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6342例为境内感染病例。



  个人观点:

  1.甲型H1N1流感疫情近日在多国呈现严重态势,并导致多名患者死亡。鉴于此情,笔者认为各地各级政府要提高防范措施,最好提早仿效非典做法以避免大范围群体性暴发。

  2.目前,从国民们的精神状态和防御程度来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家对流感的警惕程度呈下降趋势。分析原因:

  (1)流感的历史性较长,普通一般。甲流刚开始在全球爆发,或者从国内出现第一例病例开始算起,当时,国民们的警惕性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疫情,关乎生命健康,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于此同时,各种甲流基本知识和防御的普及也比较新鲜,从家庭主妇开始掀起了一轮全民防流感的热潮。可是历时六个多月之后,民众们显然丧失了对此的新鲜感,因此开始放松警惕。

  (2)有种事不关己的感觉,自我良好。
媒体每天在报道各种相关信息,可是不到家门口,大家总有种感觉——甲流和我没关系。可是那个人我不是没接触过么?被人得病了,我又没那么倒霉正好碰上个病例吧?一系列侥幸心理,致使很多人至今仍旧没把甲流当回事。

  (3)甲流的死亡率不高,压力不大。“不管怎么样,就算我的病了,不是还能治好么?”这是很多人目前的想法。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尽管此次流感的死亡率低于非典,可是并不是说没有死亡者,并且,死亡率仍是高于普通流感的。


 
 3.笔者建议,用最简单的药方治甲流会很有效“多上网,少上街——用非典方法对付甲流”!

  总之,笔者认为,1918年大流感开始较温和,但6个月后出现了严重得多的第二波传播。1968年开始的“香港流感”疫情甚至到1970年还出现了一次高峰。预警级别提到6级,无非也正是希望大家严防不要松懈。现在甲型流感疫情暴发至今已有6个多月,为了个人和他人的健康安全,防控,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