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昊的西夏
1038年李元昊在父辈们历年征战的基础上建立了西夏王朝。
2009年9月13日,从兰州到银川。
第二天一早,银川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了王陵。
丽日蓝天,晴空万里,王陵背靠贺兰山,被包围在一片绿野平畴中,贺兰山为它挡住了北方的风沙,在当时一定是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的佳城福地。
但王陵区域内却寸草不生,800多年的历史风雨把一个个陵墓吹刷得斑斑驳驳。
我们随意地漫步在陵墓间,忽然陵园内钟声四起,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到皇家葬地的肃穆。
据闻,解放前包括元昊墓在内的大部分墓地遭受过盗掘,陪葬的文物已所剩无多。不由得使人产生“往昔风流无处觅”的感慨。王陵博物馆中,后人只好用一幅幅图画和塑像再现西夏王朝重要的历史事件。
据专家介绍,西夏是唐宋以后惟一没有留下完整历史典籍也就是所谓“历史缺失”的王朝。公元1227年,蒙古大军在攻克西夏国首都银州时遵循成吉思汗遗命,对之实行了毁灭性的屠城和焚烧,使一朝古国的文明灰飞烟灭,直到如今,对西夏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俄罗斯等国的资料。
九月的银川夜晚秋凉似水,西夏学者王天顺、吴峰云等人所著的《西夏简史》和《西夏战史》,有对这个湮灭掉的王朝的往事的描述,不禁为成吉思汗临终遗言大感惊异:“夏人狡诈,勿留虎患”、“秘不发丧,城下则屠之”,不明白成吉思汗为何对西夏抱着这么深的敌意,及至读完全书,看到史学家对西夏史的评价“一部战争的历史,一部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历史,一部人民流离痛苦的历史,一段外交暧昧的历史”,才渐渐解开对成吉思汗为何如此决定西夏结局的疑团。
九月的银川夜晚秋凉似水,西夏学者王天顺、吴峰云等人所著的《西夏简史》和《西夏战史》,有对这个湮灭掉的王朝的往事的描述,不禁为成吉思汗临终遗言大感惊异:“夏人狡诈,勿留虎患”、“秘不发丧,城下则屠之”,不明白成吉思汗为何对西夏抱着这么深的敌意,及至读完全书,看到史学家对西夏史的评价“一部战争的历史,一部曾经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历史,一部人民流离痛苦的历史,一段外交暧昧的历史”,才渐渐解开对成吉思汗为何如此决定西夏结局的疑团。
与辽金元清等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王国在建国历程中飙发凌厉依靠军事实力开疆拓土不同,西夏王朝走了一种“捷径”,它总是利用邻国陷于军事困境的空隙扩充领土。唐末,党项拓跋氏几代首领就利用“协同”唐朝镇压割据藩镇和黄巢起义的机会,趁乱占领土地。北宋初期,它利用宋王朝对北方用兵的机会,以声援的名义迫使宋朝不断分封土地,承认它的实际占领。到北宋建国后50年,夏国已在西北崛起了,1038年元昊建立了西夏。西夏立国200余年,在北方虎踞鹰扬的政治格局中与各国关系始终去就不定,总以短期利益决定战与和、结友与敌对,难怪成吉思汗不把西夏列为友国。
西夏的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独特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内政和外交。如今当地有句俗语“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灌溉着宁夏土地,不少地区绿树成阴,淡水丰沛,农业十分发达,但古代占有宁夏全境,拥有甘肃、青海、陕西部分地区的西夏却在很长时间里是地瘠人贫的国家,大片的沙漠和没经过屯垦的生地无法产出丰富的粮食,西夏民族游牧历史悠久,由原始部落发展而来,他们习于奔骑游猎,却不谙农桑耕作,因此西夏国重要的经济政策是掠夺他国。西夏是个军事色彩极强的封建专制国家,在氏族阶段就形成“点集”军事制度,军即民民即军,往往军队出征,则倾族迁徙,这使得重视农桑稳定发展农业的制度在西夏很难形成,难以出现“五谷丰登,人民富足”的景象。
西夏的政治与经济密不可分,独特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它的内政和外交。如今当地有句俗语“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灌溉着宁夏土地,不少地区绿树成阴,淡水丰沛,农业十分发达,但古代占有宁夏全境,拥有甘肃、青海、陕西部分地区的西夏却在很长时间里是地瘠人贫的国家,大片的沙漠和没经过屯垦的生地无法产出丰富的粮食,西夏民族游牧历史悠久,由原始部落发展而来,他们习于奔骑游猎,却不谙农桑耕作,因此西夏国重要的经济政策是掠夺他国。西夏是个军事色彩极强的封建专制国家,在氏族阶段就形成“点集”军事制度,军即民民即军,往往军队出征,则倾族迁徙,这使得重视农桑稳定发展农业的制度在西夏很难形成,难以出现“五谷丰登,人民富足”的景象。
面对西夏的入侵,宋等邻国往往采取关闭“互市”的手段切断商品来源,打击西夏的经济,使西夏总是处在掠夺、战争、断绝贸易失去经济来源、再掠夺不断循环往复的怪圈,绑在战争的战车上,经济少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历史上西夏毅宗、景宗时期曾经与宋睦邻友好、大力学习汉文化,发展经济,有过80多年繁荣昌盛的岁月,但西夏大部分时期经济总在战争中濒临崩溃的境地,它也使西夏的外交总像在走钢丝,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成为整个西夏王朝最重要的大事。
读历史不禁使人产生一种感叹,西夏是个既强大又弱小的王朝,说它强大是因为宋朝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防备抵制西夏,在前前后后夏宋500多场大小战争中,宋朝总是败多胜少,说他弱小是由于正像西夏大臣张元所叹的“终乏天朝仪度”,西夏没有独立自强的外交政策,先依附唐、宋两朝以自立,辽兴转臣于辽,附辽攻宋伐金,辽亡又附于金压制宋朝,不断利用金对宋朝的军事威胁蚕食宋朝边境版图。蒙古崛起又依附于蒙古,与金国展开长达50多年的杀伐和争战,大大损耗了国家军事和经济实力,直到公元1225年,西夏才恍然大悟,确立联宋和金以对抗蒙古的政策,可惜为时已晚,终于在蒙古大军的铁蹄秋风扫落叶般的攻势下退出历史的舞台。
读历史不禁使人产生一种感叹,西夏是个既强大又弱小的王朝,说它强大是因为宋朝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防备抵制西夏,在前前后后夏宋500多场大小战争中,宋朝总是败多胜少,说他弱小是由于正像西夏大臣张元所叹的“终乏天朝仪度”,西夏没有独立自强的外交政策,先依附唐、宋两朝以自立,辽兴转臣于辽,附辽攻宋伐金,辽亡又附于金压制宋朝,不断利用金对宋朝的军事威胁蚕食宋朝边境版图。蒙古崛起又依附于蒙古,与金国展开长达50多年的杀伐和争战,大大损耗了国家军事和经济实力,直到公元1225年,西夏才恍然大悟,确立联宋和金以对抗蒙古的政策,可惜为时已晚,终于在蒙古大军的铁蹄秋风扫落叶般的攻势下退出历史的舞台。
西夏是西北地区惟一建立文字、成功吸收消化汉文化的古代王朝,它的殒灭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原因。
它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只有制定富民安邦的经济政策,有着自立自强的政治和外交政策,才能富国强兵,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