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哈尔滨,是来看望我妹妹的,他今年77岁,身体不好,按理说,他应该去北京看望我才是,但她行动不便,我们又互相思念,只有我来看望她。
我不由想起一段往事:想当初我因为家里经济拮据,又有“摘帽右派”的身份,70多岁的老母只有常年住在我妹妹家,“享受”一点稍微好一点的物质生活。有一年(这年母亲恰好也是77岁),她病危在妹妹家,我想来看望他,但没有路费,便向组织上提出,想向学校借几个钱,但被拒绝,原因是由于“阶级路线”的关系,像我这样的人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最后经友人指点,向经济比较宽裕的夏学江教授借钱,他得知事情原委后说,你需要多少?我说需要150元,他说,我现在身上有15元,你先拿去买票启程,我随后把余下的给你寄去。我妹妹得知此事十分感慨,说,想不到你现在还有这样的朋友!
我这次来探视妹妹,儿女们争着给我路费,我不要,由我自己出资,买了三张往返机票,由我的儿女护送我来的!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怎样解读这种现象?有人说应该感谢”改革开放。事情果然那样单纯吗?好话难道都要向一个方向奉献吗?难道没有人应为此事感到一点愧疚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