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经济学原本“不学无术”,只是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没有学科的概念,更没有超越既有经济学的原始动机,注目礼思想之可望实现对既有经济学的突破,完全是个无心插柳的副产品
何谓城府?何谓城府高深
兼论西方经济学怎样被超越
欧阳君山
权谋是人与人博弈中的“帕累托改进”,所谓“没城府”,其实就是最肤浅的自私自利。但真正的高人(真正的城府高深者),恰恰是低调、虚心和平常。所谓高深莫测,其实只是小人(无道德贬义,暂不觉悟而已)自我折腾而在高人身上投射的倒影。举凡多数时候和多数场合,特别是置身冲突,有和颜愉色,能气定神闲,是真正的高人。
——题记
按:前不久,新认识一朋友,不可避免就聊到“注目礼”。朋友原本学理工出身,但硕士读的是历史,最后博士读的已是西方经济学。听闻有如此跨学科学习和研究经历,我还真的有点兴奋。我一直认为,至少在哲学社会科学上,各学科是相通的,本质是统一的。就这一点,我写过一专门文章,题目就叫《道理是一连串事件》(链接)。
交流中,朋友饶有兴趣地问起:注目礼思想究竟怎么样颠覆了既有经济学?万丈高楼平地起,起要从平地起,覆也要从平地覆。我于是简单介绍了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的“范式”革命——这是我最初撰写的注目礼人正式论文《经济学的“范式”革命:从“经济人”到“注目礼人”》(链接)的题目。
事实上,在注目礼思想中,既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都得到重新思考,甚至于澄清,包括交易、稀缺、均衡、产权、组织、有限理性、帕累托改进、生产性努力,最后是完成自由主义的证明,看见“看不见的手”。拿均衡来说,不仅升华到人与人的关系层面,而且直接实现与稀缺的对接,突破了西方经济学的思考。
一直就有很多朋友在追问:注目礼思想为什么要称经济学呢?尽管经济学当下是显学,甚至有时候也被人戏称为“经济学家”,但实在讲,我并没有赶时髦的念头,原本也不是搞经济学的,迄今为止都没有读过一本经济学教科书,我的一系列财经文章——可参见《析金融危机:是不是举重若轻》(链接)——大都属于临时抱佛脚的急就章。
尽管注目礼思想颠覆作为西方经济学最根本出发点的经济人,但个人特别推崇西方经济学一个最明显的优点:演绎严格而明晰!流见常谈到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化甚至数学化,这应该有点夸张,但相对于别的学科,西方经济学在演绎上的确更加严格和明晰得多。
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应该在于一以贯之,所贯穿的逻辑就是成本与效益的算计,而不像别的学科那样容易走神,从而产生歧义,甚至带来含糊,乃至误入“形而上学”幻想。
这也正是注目礼思想的一以贯之,自始至终都是“我”对成本与效益的算计,除“注目礼人”的公设外,其所包含的每一个概念,都是“我”对成本与效益的算计界定,属于“我”的注目礼争夺战的一个解值。从这一意义上讲,注目礼思想不只是经济学,而且就是最地道、最正宗、最纯粹的经济学。
回到朋友的问题,真要论注目礼思想对西方经济学的关系,称“颠覆”并不夸张,说“超越”略显保守;纯粹就经济学而言,称“突破”完全本分——这是怎样一个突破呢?一言以蔽之,西方经济学只是一个关于商品价值的经济学,注目礼思想则是一个关于人自身价值的经济学——就这么简单!关于这一点,我也曾专文解释过。
必须声明的是,本人对经济学原本“不学无术”,只是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严格讲,没有学科的概念,更没有超越既有经济学的原始动机,注目礼思想之可望实现对既有经济学的突破,完全是个无心插柳的副产品!
最典型的就是,注目礼思想之所以包含并澄清一系列既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并非有意包含或澄清,而确实是无心插枊。举例来讲,均衡是西方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注目礼思想原本没有这一出,后来之所以有,完全是因为卢周来先生的提醒——可参见《卢周来:颠覆与创新》(链接)。再比如,注目礼思想原本也没有帕累托改进的说法,但今年初偶然读到相关词条,才发现“我”在注目礼争夺战中的“以理养人”就是帕累托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