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制造业的成熟,也意味着PC行业的竞争日趋“无差异化”。
无论是随需定制、低成本直销的模式,还是“绿色”、“节能”之类的标签,所有PC制造厂商都能玩。电脑下乡,上网本,每一个热市场,每一个热门产品,各大PC制造商都会蜂拥而至,比拼的只是价格、性能以及营销细节。
直面如此激烈的竞争,戴尔也不例外。但在戴尔8月底发布的今年二季度财报中,有一个数据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戴尔公共事业部门的收入达38亿美元,比上一季增加20%,运营收入达3.8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增长显然非常抢眼。在戴尔的四大业务部门的业绩表现中,公共事业部的增长也是最高的。
在金融危机、市场低迷的时候,在红海一片的PC制造领域,如何挖掘更大商机?戴尔公司全球公共事业部总裁 保罗?贝尔给出了一个答案:戴尔攻坚“教育本”市场。
教育市场率先回暖
被称为“教育本”的戴尔Latitude 2100是首款配备了可选触摸屏的上网本,今年5月推出,或红或蓝、颜色鲜艳,非常适合学生使用。作为专为学生设计的、面向教育行业的上网本,戴尔的上网本战略不同于其他厂商,不仅将上网本的用途进行了明细划分,也开始进一步细化市场。
推出“教育本”后,戴尔的推广重点就放在了教育市场。9月15日,戴尔在中国推出互联课堂(Connected Classroom)解决方案。戴尔“互联课堂”的理念非常清晰,通过把技术、产品、服务、软件与培训整合在一起,建立信息化的课堂学习体系,强化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政府、教育市场是最先回暖的市场,据IDC的报告称,今年以来,中国政府、教育等主要行业采购在4月份以后开始逐步启动。但相比于应用成熟的政府行业,教育领域的深入挖掘显然挑战性更大。
在国内,要想让一个班级或者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生都使用笔记本进行授课,这的确是个超高要求,如何面对以及开拓这块空白市场成为了戴尔要首先面对的问题。
保罗·贝尔称,互联课堂模式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戴尔在其它国家已有“互联课堂”的成功先例,“我们认为这样的教育理念可以在中国来进行推广,把经验带来中国”。
戴尔的三点教育经验
今年以来,戴尔在中国教育市场频频发力,把已有的教育行业拓展经验带到中国。在戴尔的经验中,有三点值得关注。
首先,戴尔为Latitude 2100设计了不少教学应用,如机身外壳上设计有提示灯,一旦有使用者违规使用接入了互联网,该提示灯就会闪亮,教师则可以第一时间发现该学生的违规使用。据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政府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李国庆表示,未来,戴尔将继续加强对Latitude 2100的教学应用设计,不仅仅是软件的改良,还包括硬件设备的改进。
其次,戴尔提供的不仅是PC产品,还和英特尔、微软、巨龙、Monarch、圣纳科(Sanako)、敏特英语以及金华科等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包括管理软件、网络课程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这些公司能走在一起,则是戴尔努力的结果。这一模式的推出,使得戴尔不再是一家简单的PC供货商,而成为一位高科技教学解决方案的集成商。
第三,与政府合作,培育市场。9月25日,中国教育部与戴尔就青少年教育合作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戴尔将向教育部推荐的非营利教育慈善机构捐赠总价值一千万人民币的现金和电脑系统以及技术服务,以支持中国青少年在数学、自然科学和IT技术方面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合作,戴尔计划在全国建成几十间学校的ICT移动教学支持中心。
在戴尔推出教育本之际,曾有分析人士认为,戴尔要想真正在国内开辟一块教育应用的市场,最好的出路在于和教育部门进行合作,在实验性的班级或者学校中率先应用。现在,戴尔在国内正稳步推进与国内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的合作。保罗·贝尔表示,“互联课堂”方案将在国内6个学校落地,预计到今年年底,会有更多的学校引入这一计划。
“Are you ready?Yes”,清脆的童音中,北京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利用“互联课堂”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示范课。从现场效果上来看,高科技的组合的确能给人带来学习的乐趣,连观看的成年人都有些蠢蠢欲动,想到“互联课堂”上去学英语。
开拓空白市场,这一招数其实也不新鲜,但却非常费力,已经很久没有企业这么做了。但当下,经济环境艰难、PC制造业竞争日益残酷之际,在中国,戴尔想要深耕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