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涯无假期


    长假期间外出办事,路过一些大学,有高职院校,也有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差不多建在同一个时期,建筑风格雷同,甚至连树木的品种和造型也极为相像。可以看得出,这些校园都是一次性规划、一次性建造,这些学校也许有较为久远的历史,但这些校园都非常年轻,缺乏文化的积淀是这些校园的共性。出于职业的敏感,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我最为感兴趣的。但每个校园都静得出奇,除了保安甚至连问路的人都难以碰上。利用长假,返家、旅游或适当的休闲,都是无可厚非的,但大学校园变得如此冷清,还是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长假是法定的,是国家行为,每个大学生都享有充分利用、安排长假的权利和自由。但是,作为大学生,把长假天经地义地理解为娱乐、旅游、游戏、探亲访友的时间,那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来讲可能是不利的。假期,可以不受任何干扰,是静下心来读书、做事的最完整的时间。更何况,一年365天中的一半时间是“假期”,可以说,假期怎样利用、利用得如何将决定了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中学时代,假期的利用和安排,往往由学校和老师说了算。上了大学,怎样利用假期,完全自己决定,这实际上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人是否有学问、有文化、有知识,并不是看这个人是否有大学文凭、学位证书,而是要看这个人是否在业余时间仍有坚持学习的习惯。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学会了享受,学会了度假,学会了娱乐,学会了休闲,学会了不知疲倦的电脑游戏,唯独没有学会学习、没有学会怎样充分利用时间。一个学校每个大学新生入学的起点是大体相当的,但毕业时达到的高度很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在未来工作中的发展状况更是可能有天壤之别。用人单位可以原谅一个人的迟钝,但不能容忍一个人的懒惰;用人单位可以接纳一个人的安分守己,但不能无视一个人的好逸恶劳。

    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满足于得过且过,之所以心安理得度假休闲,是因为心中无目标,说不定拿到毕业证书就是最大的愿望和理想。我也并不是说一个人一定要攀登上学术的高峰,我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出国留学拿下托福、雅思和GRE,我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我只是想说在未来异乎寻常的竞争中,大学生该凭什么安身立命、成家立业?设想一下,毕业前夕,在各种就业招聘中屡试屡败,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为了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全家人四处出击,托人情,找关系,大学生的尊严扔到哪里去了?在就业应聘中,连文盲都不要自己的时候,自己的脸面搁到哪里为好?你也许家境良好,就业并不是当务之急,但是富二代寄生虫似的活法,能保证不被人嘲笑、鄙视吗?你的父母也许权力无边神通广大,但自己被指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时候,你还会有曾经有过的优越感吗?

    大学为人的一生奠基,任何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懈怠的资本和条件。为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利用分分秒秒,这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认识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