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茅于轼老师都认为现在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多一个少一个不很关键,但是为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富人也需要有人帮他们说话,为穷人办事这个很明显,光为穷人说话是不够的,也要为穷人办事,穷人需要的一方面是说话,一方面是办事,尤其重要是要办事,而换现在有些为穷人说的话实际上是害穷人,这是可怕的。对上述观点我是支持的,确实现在替穷人说话的人很多,但穷人获得的却很少,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深思。
最近几年批评茅老师的声音很大,原因可能在于他的观点很刺耳,他的观点有点怪,不合常理,其实有时我也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一定不要无端的谩骂,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讲出道理来,茅老师也曾说过欢迎争论,只要言之有据,只要能说服他,他会改变自己的观点的。其实自从大一至今8年多与其交往中,我是对此有深刻体会的,其实也很巧,认识茅老师也是从争论他的观点开始的,随后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我看来茅老师身上最闪光的就是那种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那种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这在当前的学界可能再找不到太多),其实可能在对待富人的态度上我和大众的观点是一致的,的确不当得富者占很大的比例,而且因为不当得富先占据着市场,占据着主动地位,或明或暗的侵占了穷人的致富机会,在这个问题可以与其再争论,但他对穷人可谓是不遗余力的。在古稀之年还心系贫困地区人民,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开展了小额贷款,而且当时的山西省省长,后来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都加入了支持的行列,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小额贷款的业务得到更大的拓展,也使更多的贫困地区的民众受益,其次就是在北京和汤敏一同开办的富平学校,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并且给他们提供各种保障,当然在其它方面,他更给后人,年轻人许多无私的帮助,其中被传为佳话的就有北大校长助理,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世锦主任,以及素有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第一人之称的北大教授宋国青等人。
可以说虽然茅老师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但是在更多方面是令我们敬仰的,特别是在精神,道德,心情上,可以说茅老师一直是位累并快乐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