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有感


昨天是我们中铁·汇展国际项目的招聘工作日,整整一个上午,我陪同中铁地产营销部的李部长、人力资源部的白部长总共面试了一百多人。因为应聘人员极多,发个人资料邮件者达到500多人,故而此次面试属于“海选”性质,平均每位应聘者的面谈时间约是3分钟。

招聘结束后,我们对这些应聘者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筛选出了进入下一轮复试的人选,看着厚厚一叠被淘汰者的资料,既为他们的落选感到惋惜,又为他们在本次面试中的不佳表现感到遗憾。概括起来,应聘者们大约在三个大方面存在较大欠缺:

第一、职业素养的欠缺

我们三位评委在会议室里等待,面试者依次进门面试,从进门开始,就有很多人开始表现出职业素养的极度匮乏:

1、进门不敲门,直接推门而入,尤其是在门没有完全关严的情况下;有的人门是敲了,但还没等考官说出“请进”,就立刻进门;

2、走时不带门或随手一带;

3、进门后不知道向考官们问好,走时不知道说声“再见”;

4、递上材料时要么是单手,要么材料的递送方向不对;更有甚者,材料递过来时还是卷曲的;

5、大部分应聘的男士都没戴领带,有的连西装都没穿;也许是天气偏冷,绝大部分应聘的女士都没穿职业装,只有极少的几个人穿戴较职业;

6、几乎每个应试者都不知道在递过材料后该如何“开局”,只知道干坐着等待考官提问;只有为数不多者能够先问好、继而主动报上姓名和应聘岗位;

7、若考官不指示坐位,大部分人不知道该往哪儿坐;而且很多应试者坐姿极不正规,有的靠在椅背上,有的双手放在会议桌下面;

8、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个人性格问题,不少人始终露不出自然的微笑;

……

第二、面试准备的欠缺

我们即将推出的是一个大型写字楼项目,故而有几个问题是专为本次面试准备的,比如“你认为住宅销售和写字楼销售的主要差异是什么”,“你对我们这个项目是怎么看的”等。大部分人的回答不够准确、不够条理,明显没有提前准备或是准备不充分,甚至有的人对项目一无所知,估计是连招聘广告都没看仔细。

对于这样重要的面试,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应聘者、一个切实想赢取一个岗位的人,最起码应该把项目的基本情况了解清楚、并对济南写字楼市场的基本行情有所了解,最好应该是到项目现场和周边实地看看,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可惜,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

第三、诚信品质的欠缺

也许是因为我们对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应试者为了在这一点上能够过关,竟然准备了假资料、假说辞,在最基本的诚信品质上表现得很虚伪、彻底不及格。

其中有一个小姑娘最令人失望和痛心,刚进门时,我们三个评委对她的整体形象气质还是比较认可的,甚至可以说,如果她能够讲真话的话,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同意录用她。然而,递过材料一看,让我非常诧异,她竟然说她在我操作的另一个项目“书香苑”做销售,被我戳穿后,她竟然毫无愧意,坦然的起身就走。中午吃饭时,我们又谈起此事,我们甚至觉得,如果她在谎言被戳穿后主动认错、悔改,我们也会给她个机会,然而,她没有。

其他的诸如假冒资历、夸大业绩等现象也出现了多起,不一而足。

 

经过昨天的招聘面试,我对很多年轻人的这种应试表现感到不可理解,无论是在面试准备和职业素养方面,还是在求职态度和个人品质方面,他们的表现着实令人担忧。

写下这些招聘后的感想,希望对每一位求职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