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不拘一格成常态,何须再破格
日前,四川省遂宁市委组织部网站刊登公告,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遂宁市委组织部部长雷世界表示,面向农民工定向公选,并且让农民工当上县级政府部门的副局长、副镇长,在全国还是头一回。(9日广州日报)
公选农民工副镇长,首次打开了农民工走向官场的通道,这一消息无疑具有极大的爆炸性,舆论对遂宁的“破格”、破冰之举普遍寄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当然也有人觉得这样的创意虽好,只是出于某种利益考虑对特殊人才的一种“笼络”,并没有普适意义。
遂宁敢于第一个吃螃蟹,面向农民工群体公选副镇长,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也的确需要勇气。不过,依笔者之见,随着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只要真正做到按照标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选拔任用干部,也就无需类似的“破格”举措。
首先,不拘一格,本来就包含了“破格”的含意,强调“破格”,意味着用人上的条条框框还没能真正打破;其次,限定从农民工中公选副镇长,人为了排斥了其他群体,显然有失公平竞争;其三,在特定的范围内公选,很难排除“内定”之嫌。
值得一提的是,农民工公选副镇长引来一片欢呼,恰恰表明了农民工群体的优秀分子脱颖而出的困局,而这种所谓的公选充其量也只能是“商而优则仕”的孤本,甚至让人产生诸如某些地方“经济能人”花钱买村官之类贿选现象的担忧。
破格好,还是不拘一格好,相信大家的心里自有一番考量。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