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台北你早!
拉开玻璃门,海风徐徐。居高临下,台北城区尽收眼底。
圆山饭店的正面房间之间阳台相连,丹漆阑干、金粉荷花柱,无比宽大,更似天安门城楼上的检阅台。
会场设在10楼国际会议厅。
开幕式上,见到陈长文先生。被誉为台湾第一大律师的陈先生瘦高个、金边眼镜、文质彬彬,儒雅风度,现任台湾红字会会长,曾任海基会秘书长,不遗余力为海峡两岸和平游走;职业、公益、处世为人皆为人称道。
想起高希均先生推荐的陈长文著作《假设的同情,两岸的理性和感性》。受这本书的启发,我将“企业伦理”命题的演讲题目定为“假设的善意”。
“假设的同情”源于法国哲学家罗素《西方哲学史》中的一段论述: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首先要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的为此;惟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可以重新采取批判的态度,这种批判的态度应该尽可能地类似于一个人放弃了他所一直坚持的意见之后的那种精神状态。蔑视便妨害了这一过程的前一部分,而尊崇便妨害了这一过程的后一部分……
对于海峡两岸的独统,陈先生的著文的见解:“早期,在以统一为目标的国民党执政之时,长期以来均透过司法、政治的力量,将台湾独立主张加罪化为‘叛国行为’。然而,随着政党轮替、民主发展,将不同意识形态倾向者‘加罪化’的情形已较少见,但新的执政者 -- 民主进步党,却没有走出国民党的旧逻辑,常常会透过政治宣传的方式,透过各种污名化的手段,将具有中国统一倾向的人及其主张打成‘卖台’。统独之间,就这样纷扰不已,几无宁日。大家似乎很少想过,统独主张,真的必须强烈到用‘卖台’或‘叛国’来形容吗?在我的认定里,台湾最大的乱源,肇因于统独的无限上纲,于是投机政客可以用‘爱与不爱台湾’,掩饰自己的治国无方;中共可以不放弃武力恫吓,使两岸情势剑拔弩张;美国可以以‘军购’为名,狮子大开口地向台湾要保护费;至于日本呢?稳稳当当地霸占钓鱼台,重温六十年前日本军国主义的风光而窃笑不已;最奇特的还是许许多多任由政客操弄的小老百姓,温饱都顾不了了,依然随着统独的大纛疯狂起舞,活在政客声嘶力竭的口号中,浑然不知今夕何夕,若将统独迷思也列为麻醉药品管制,那么这些政客绝对是最大的贩毒集团,而被政客搞到神智不清的可怜台湾民众,统统都该进烟毒勒戒所……
陈先生的结论:两岸的感性,是对统独情感的执念对立;两岸的理性,是在统独判断中化异求同。暂时放下从情绪出发的统独对峙,释放「理性空间」给自己,以「假设的同情」来了解与接纳那些与我们不同的意见,从相信与认同中,寻找两边的最大公约数 -- 人民的最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