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生“偷菜门”演变成了“偏心门”?


  南京医生“偷菜门”演变成了“偏心门”?

  盛大林

  就网上沸沸扬扬的《南京儿童医院医生上班忙“偷菜”害死五个月婴儿》事件,江苏省卫生厅和南京市卫生局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基本事实已经调查清楚。医院存在对该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当事医生已停职处理,但医生不存在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在发布会现场,记者要求公布当晚录像的要求被拒绝。南京市儿童医院表示,患儿家属要求封存当日该病区的监控录像,考虑到患者家属的要求是为法律诉讼提供和固定依据,所以录像暂时封存。但发布会后,夭折婴儿的母亲向记者表示,卫生部门根本就没有找他们核实查证。她说,“希望医院能够将当天的所有监控录像公布于众……”(据11月11日《扬子晚报》)

  既然“调查”,当然要找各方当事人,尤其是在说法不一的情况下,然而,南京市及江苏省卫生部门在不与死婴家属接触的情况下就把事实“调查清楚”了。作为当事一方,南京市儿童医院不仅出现在了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而且获得了发言的权利;而作为当事另一方的死婴家属却是看了电视报道才知道新闻发布会这回事儿。

  作为局外的公众 ,我们无法确认当事医生是否在婴儿病危期间玩过“偷菜”等游戏,更无从判断事故的发生是否源于“对患儿病情的凶险程度估计不足”,但调查程序是否公正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卫生部门的调查人员确实没有与死婴家属取得联系,那就意味着“不存在玩游戏、发牢骚等情况”纯属听信一面之词。而新闻发布会的“单方参加”,更是为“一面之词”提供了更大的平台。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保障,江苏省和南京市卫生部门的调查程序如此之“偏”,怎么保证调查结果的公正、又怎么让人信服呢?

  即使程序上无可挑剔,调查结果的公信力也需要必要的证据来支撑。就这些事故来说,当时病区的监控录像是最客观、最有证明力的证据之一。然而,南京市儿童医院竟以“患儿家属要求封存”为由拒绝公布,而患儿母亲也希望公布所有的监控录像——是患儿家属“食言”,还是儿童医院“撒谎”?也许患儿家属以前确实提出过“封存”的要求,但“封存”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防止篡改或销毁,这与公开并不矛盾。

  更让人疑惑的是:既然上级主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那么监控录像等相关证据都应该交由调查人员掌握,是否公开也应该由负责调查的机构决定或解释,但回应记者公开要求的竟然是南京市儿童医院,而院方的回答也让人感觉到监控录像似乎还掌握在它们自己手里,这岂不是太荒唐了吗?卫生部门这样做,是不是因为南京市儿童医院系自己的下属单位?

  不管人家孩子(指夭折的患儿)的死活,只管护着自家的“孩子”(指儿童医院)。种种迹象表明,江苏省及南京市卫生部门的心是偏的——莫非这起“偷菜门”事件还要演变成“偏心门”吗?

  (最新消息称:由市纪委、司法局、人大代表、媒体代表和网民代表等组成的新的联合调查组即将成立,“偏心门”的效用将不复存在。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