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权威的新闻


央行报告建议应密切关注各类价格走势

新华网:央行此间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三季度)》指出,在经济持续回升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类价格走势,并注意更长期及广泛意义上的整体价格水平稳定。报告认为,当前内外部经济总体好转,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总体来看,未来实体经济运行态势以及宏观政策力度、节奏的把握,将对通胀预期和价格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点评】其实央行的报告还是提醒我们预防因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各类价格走势则是判断通胀预期的最佳手段,前一阶段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就使的PPI环比连续上涨,其向CPI传导的预期增加,市场由防通缩转向防通胀。此前我们也点评过很多关于通胀的消息,认为年内对通胀无需担忧,但明年市场通胀问题将显现。目前,除了大宗商品价格导致的输入性通胀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胀外,国内各行业都传出涨价消息,而恶劣的气候更使食品价格价格上涨。种种迹象表明,目前10月份CPI虽环比还下降0.1%,但CPI转正已是大势所趋,央行的报告能提出管理通胀,说明未来通胀问题已不容忽视。(该消息为宏观中性偏空)


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当月本外币贷款增加3639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外汇贷款增加163亿美元。10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1.75万亿元,同比增长34.52%;1-10月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9.71万亿元,同比多增5.89万亿元;当月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3639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9.29万亿元,同比增长34.19%,增幅比上年末高15.46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03个百分点。1-10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92万亿元,同比多增5.26万亿元。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530亿元。

【点评】该数据公布以前,有机构预测10月份新增贷款数据在3000-6000亿之间,可是即便是如此宽幅的预测,还是错了。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新增贷款数据为2530亿元,这出乎市场预料,这也可能是导致周三市场盘中下挫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认为10月份贷款数据的大幅下降并不是意味着央行要紧缩信贷市场,因为据我们观测10月份历来是贷款低谷,原因可能在于银行工作日的减少,因此从这个角度看,2530亿的规模其实还是可以理解的。相反,我们认为10月份新增贷款的减少刚好可以为今年接下来2个月份留下贷款额度,历史经验也表明了11、12月份是一个贷款的相对高峰期,因此我们预计11、12月的新增贷款重回4000亿以上并不是不可能的。(该消息宏观与银行板块中性偏空)


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

中国新闻网: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个7.6百分点。

【点评】据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年同月加快个7.6百分点,同时也比9月份的13.9%大为加快,这主要得益于主要行业生产稳定、出口持续好转。综合最近几个月该数据的走势,我们可以用“加速上扬”来形容。工业增加值的加速增长表明了我国经济正在持续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意味了我国经济延续“内驱”型良好增长态势。(该消息为宏观利好)


股市转暖引发上市公司增发潮 36公司融资近千亿

北京商报:进入11月,A股市场的“八连阳”让投资者感觉到了一丝暖意,而上市公司也未雨绸缪,学起了北方人“冬储白菜”,赶忙趁股指活跃向上的大好时机增发融资,大有多融一分是一分的意思。有关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再融资已获证监会批准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有36家,其中定向增发31家,按增发价下限计算,融资总额达857亿元,若加上公开增发的5家公司的拟募资额,则总共融资额有望近千亿元。

【点评】从以往的经验看,在市场境况不好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增发总会引来许多不满,“圈钱”一词便便是对此的评价,二级市场上,往往会成为拖累股价上涨和引起股价下跌的利空。而在市场环境转好的情况下,发布定向增发消息的上市公司则变成了一大利好,其股价却往往能够引来连日的大涨行情。今年以来,市场行情较好,这也是为何上市公司目前扎堆抢着增发的原因。上市公司为增发成功,通常会在增发价格上较为让步,同时多选择在申购日前发布利好,以支撑股价和吸引更多的投资热情。近千亿元的再融资规模,大部分是定向增发,如果不在同一时期实施的,对市场的冲击应不会太大。但一旦市场风向有变,往往受打击的恰是增发的股票。而且日积月累,增发越多,市场资金压力将逐渐显现,市场会作出反应。(该消息为市场中性偏空)


六部委出台意见促进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新闻网: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点评】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以来我国对汽车行业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政策,这些政策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截止到十月份我国产销汽车均超过千万辆,这使得我国连续十个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销售大国。在以上消息中,商务部等部门日前发布《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从目前来看,该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不可能,但需要国家继续对我国汽车行业进行政策扶持,因此我们预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会继续出台一些措施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同时达到刺激消费、扩内需、保增长的目的。(该消息为汽车行业利好)


纺织服装出口乍暖还寒

中国证券报: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362.9亿美元,同比下降11.32%;与前9月-11.17%的增速相比下降0.15个百分点,乍暖还寒的出口数据说明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其中,纺织品累计出口483.94亿美元,服装累计出口878.9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0.9%。10月当月,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46.51亿美元,较上个月减少21亿美元,环比下降12.54%,未能保持今年上半年连续数月环比增长的局面;和去年同期相比出口减少20.94亿美元,增速-12.51%,同比降幅再次扩大。

【点评】出口是判断纺织行业回暖与否的第一指标,从今年前10个月的数据来看,特别是10月单月的数据来看,外需前景仍不乐观,说明依靠外贸需求拉动中国纺织经济的复苏暂时还不能指望,出口短期真正回暖依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从A股市场纺织行业近期走势来看,相对其它许多板块都要强势。我们认为这主要因为内需的拉动效果较为明显,以及出口复苏预期引起的。尽管公布的10月份纺织行业出口数据不太乐观,但是我们认为经济回暖是全球经济当前的主基调,而贸易保护主义是暂时的,因此我国出口的转暖是必然,但还需要一个相当一段时间的过程与反复。(该消息为纺织行业中性偏空)
 


周三美道指涨44点 纳指涨15点

美股周三收高,道指已连续第6个交易日上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了44.29点,至10291.26点,涨幅为0.4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了15.82点,至2166.90点,涨幅为0.74%;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了5.50点,至1098.51点,涨幅为0.50%。黄金期货上涨了1.1%,收报每盎司1114.50美元,盘中创1119.10美元的历史新高。原油期货上涨了0.4%,收报每桶79.33美元。

【点评】来自地产商的乐观预报以及来自中国的经济数据均显示全球经济正在转好。美元指数下跌了0.1%,金融与原材料板块分别上涨了1.4%与0.9%,为市场提供了支撑,导致美股盘中小幅震荡,并以小幅上涨收盘。美股收高,对相对高位震荡、压力重重的A股市场仅起到心理作用,A股走势关键还在于内在运行规律。



        【内线总评】今日消息多空皆有,关键还在于市场对昨日公布的10月份宏观经济数据的深化理解,“央行报告: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表明我国为巩固经济增长的基础,目前离采取“退出战略”还有一段时间。“10月份CPI同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5.8%”,CPI以外环比下降,以及“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大大低于市场预期,这也许是昨日市场盘中下挫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央行开始撤回刺激措施,11月全球经济信心下滑”说明各国采取“退出计划”时一定要谨慎,否则得不偿失。“纽约证交所谋求在上海挂牌上市,已进入操作阶段”提醒我们超级航母正在向A股市场驶来,股市转暖引发上市公司增发潮,36公司融资近千亿。“六部委出台意见促进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表明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在继续加大。“上海将于年内启动首批经济适用房销售供应”,对处于风口浪尖的房地产业影响几何,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