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中国第一只权证——宝钢认购权证上市时,其疯狂程度令人咋舌,并因此而吸引了太多投资者的目光,之后权证就成了资本市场投机的代名词。
权证的市场规则不同于股票市场,其涨跌幅是根据权证及股票的表现来计算的,即:涨幅价格=权证前一日收盘价格+(标的证券当日涨幅价格-标的证券前一日收盘价)×125%×行权比例(同日涨跌幅度是一致的),而权证的杠杆率=(标的证券价格×行权比例)/权证价格,由此可以看出权证的杠杆率高,再加上权证市场实行的T+0制度,也就是说一笔资金一天之内可以在同一只权证上买卖无数次,还有人们(主要是庄家)习惯于炒新,从而推动了第一只权证宝钢认购权证股价波动过大,可以连封涨停,也可以连封跌停。
自权证上市场以来,鲜有行权的,因为权证退市之时正股股价鲜有超过行权价的。权证的设立好像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两年炒作的投机机会。渐渐的,人们对权证市场不再狂热,这可从近期权证涨幅不超过正股,跌幅比正股大,以及权证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得到印证。散户不再对权证狂热了,以机构为主的庄家也就没有了炒作的必要。权证市场必然要回归理性。
由权证市场的回归理性,笔者想到,如果参与股票一级市场的投资者不一定赚钱,股票上市后炒新的投资者也不一定就有利可图的话,我想中国股票一级市场以及上市首日也就不会再疯狂了。
我们的管理层治理股市投机是否能从权证市场的回归理性找到答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权证市场回归理性
评论
编辑推荐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