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最近有朋友问,她家的小狗咬了阿姨的手,出血了,问我怎么办?我问那家伙有没有接种,回答是肯定的。你叫我如何回答呢?如果以我的观点,密切关注那家伙。但是,我还是说,找防疫站吧。也有人问我,接种甲流疫苗死了人,还打不打疫苗。我反问,你为什么要打疫苗?对方说害怕得甲流,打了心安理得。我再问,你得过流感没有。以后的她没有再问了,我也没有再反问了,也许她在思考。
钱是你自己的,资源是全社会的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BMW,西门子……没有人不知道,世界上用于核子反应炉中最好的核心泵就是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产生的。
在这样一个发达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我朋友在去德国考察前,他们在描绘着、揣摩着这个国度。到达港口城市汉堡之时,他们习惯先去餐馆,已在驻地的同事免不了要为他们接风洗尘。
这故事,我朋友就这样开始了:
走进餐馆,他们一行穿过桌多人少的中餐馆大厅,心里犯疑惑:这样冷清清的场面,饭店能开下去吗?更可笑的是一对用餐情侣的桌子上,只摆有一个碟子,里面只放着两种菜,两罐啤酒,如此简单,是否影响他们的甜蜜聚会?如果是男士买单,是否太小气,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几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闲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后,服务生很快的帮她们分配好,然后就被她们吃光光了。
他们不再过多的注意她们,而是盼着自己的大餐快点上来。驻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饥饿的样子,就多点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让,大有“宰”驻地同事的意思。餐馆客人不多,上菜很快,他们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满,看来,今天他们是这里的大富豪了。狼吞虎咽之后,想到后面还有活动,就不再恋酒菜,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
结果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结完账,个个剔着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馆大门。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有人在叫他们。不知是怎么回事:是否谁的东西忘记拿了?
他们都好奇,回头去看看。
原来是那几个白人老太太,在和饭店老板叽哩呱啦说着什么,好像是针对他们的。看到他们都围来了,老太太改说英文,他们就都能听懂了,她在说他们剩的菜太多,太浪费了。他们觉得好笑,这老太太多管闲事!
“他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少,关妳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当时站出来,想和老太太练练口语。
听到阿桂这样一说,老太太更生气了,为首的老太太立马掏出手机,拨打着什么电话。
一会儿,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来了,称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问完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居然拿出罚单,开出50马克的罚款。这下他们都不吭气了,阿桂的脸不知道扭到哪里去了,也不敢再练口语了。驻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马克,并一再说:“对不起!”这位工作人员收下马克,郑重地对他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他们脸都红了。但他们在心里却都认同这句话。
一个富有的国家里,人们还有这种意识。他们得好好反思:我们是个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平时请客吃饭,剩下的总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担心被客人看成小气鬼,就点很多的菜,反正都有剩,你不会怪我不大方吧。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了,并且还要树立“大社会”的意识,再也不能“穷大方”了。那天,驻地的同事把罚单复印后,给每人一张做纪念,他们都愿意接受并决心保存着。阿桂说,回去后,他会再复印一些送给别人,自己的一张就贴在家里的墙壁上,以便时常提醒自己。
我们权当这个故事是真的吧!反省我们的国度,一个畸形的社会正在形成,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不纠正自己的恶习,或者革除中华文化中的糟粕, 我们再也不好意思说别人的文化不如中华文化了。文化是沉淀,也会发展。
钱是你自己的,资源是全社会的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