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楼市“兄弟连”接连上演,先是上海的“楼脆脆”;继而是南京的“楼裂裂”,再到成都的“楼歪歪”,最近又发生了浙江桐乡市的“楼薄薄”。
中 国楼市一大怪现象——“房价高高在上,房屋质量不怎么样”。造成这一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是,开发商过度关注房价,并将心思主要花在了研究购房者心理上,花在了研究房价制定上,花在了极力降低成本上,花在与政府有关部门处理关系上了,而置房屋质量于不顾,这为楼市埋下了安全隐患。
如果说开发商逐利的本性还可以理解的话,那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渎职就不能不令人心惊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是法律授权的,是用来为人民负责的,不是用来与开发商作为谈判的筹码自己捞好处的。去年质检总局取消食品生产企业的免检标示记忆犹新,应该教训深刻,对于商人不必讲太多的仁慈,特别是对唯利是图、不讲诚信的商人更是如此。
中国的开发商,没有一点仁义道德,不然,中国的房价怎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呢?不然,中国的房屋接二连三的出现质量问题呢?上面讲的“楼脆脆”、“楼裂裂”、“楼歪歪”以及 “楼薄薄”等,要么是出现了问题后暴露出来的,要么是群众较真“较”出来。还有千千万万暂且尚未出现问题的楼盘,民众没有较真的楼盘是否也存在相同的质量安全保障呢?相信大多数存在。
因为,以上出现问题的开发商,都是名声响响的房企,这样的房企盖的楼盘都存在问题,我们还敢相信哪个开发商呢?还有,我们国家常用正负多少区间来标示标准,这给开发商等无德的商人找到了降低成本的方法,他们往往选择下线为标准,很少达到标准的高线。如果规定一个标准的最低线,岂不是更好,让商人无机可钻。
上面说到“楼脆脆”等是出现了问题暴露出来的或是群众较真“较”出来的,鲜有政府部门监管出来的。这些政府部门平时是如何监理的,验收又是如何通过的。楼市出了问题,将监管责任推给开发商,说验收只是接收备案,那你们平时干什么工作,要这样的部门又有如何用?
中国古言,人无信不立,深受这种影响的中国企业为何做不到?这样的企业怎么走出去与人家竞争?要知道,很多外企将诚信看的比生命都重要。例如,英国霍华思·厄斯金设计公司在2007年致信上海市政部门,提醒他们外白渡桥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现已到期,请注意维修。这一提醒信就说明,外企真的视质量如生命,视责任如生命,视诚信如生命。按理说,设计百年了,谁还记得这档子事,就算该桥出现问题,相信也没有人追究英国这家公司的责任,因为当年鉴定合同的人不在了,可能中国早已找不到合同原本了。可是英国这家公司,却始终保存着合同、保存着设计图纸,并及时履行提醒义务。这样的公司由不得你不信任。英国这家公司的举动,怎不令国人感动,怎就不值得国人学习?
开发商不讲诚信,不注重质量,政府相关部门渎职不作为,继“楼薄薄”之后还会有楼……发生。
继“楼薄薄”之后还会有楼……发生?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