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焦点:
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然而,令国人十分尴尬的则是中国文化的持续低迷。根据文化部的报告,在国际文化市场的份额中,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占有13%,而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仅有6%。这与中国作为一个政治与经济大国的地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作“文化赤字”,意思是说,与对外贸易“出超”相比,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仅以图书为例,对欧美的进出口比例居然超过100比1。这种巨大的数字逆差警示我们,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却微乎其微。但图书进口毕竟是显性的物化产品,而文化赤字方面的隐性危机,我们断不可小视。
2.一百多年来,中国从西方“抄袭”、“拿来”了很多东西,其中有被迫的,但更多却是主动、自愿的。西方文化虽有许多可以借鉴之处,但它毕竟不属于中国的本源文化。一味模仿西方造成了今人与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是民族的悲哀。文化人类学家莱奥·弗罗贝纽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灵魂”。据此说来,缺失了自己的文化就等于清空了自己的灵魂。在文化赤字的无意识影响下,我们的灵魂被西方文化俘虏了。如此而已,虽为中国人却处在一种
3.长期的文化赤字必然造成人们思想贫乏,真理缺失,到头来只能拾人牙慧,盲从他人。没有令世人信服的思想观念,无疑也就没有与他人平等对话的资格。媒体日前报道,“中国科研成果90%无价值”,这当然与急功近利的浮躁环境有关,但实质上也是学术思想缺场的表现。
个人观点:
1.只有弘扬本体文化,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思想观念,才能得到世人的认可和尊敬,否则就会被人鄙视。
2.笔者曾对《中国风劲吹 民族动漫产业尝试文化寻根》新闻解读时说过“面对如此的尴尬境况,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开始思索国产动漫的发展之道。其实国产动漫与“洋动漫”的差距,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悬殊,但有三大软肋必须改善:资金匮乏,人才资源短缺,忽视产业链。”动漫如此,我们的文化思想的传播亦如此。
3.要想成为“文化强国”,亟需国内的“文化企业”团结合作,组成一支强战略联盟,各环节通力合作,为振兴我们民族文化产业,共同努力!相信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更相信,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振兴民族文化产业,弘扬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
笔者建议:
1.中国要成为强国,文化与政治、经济必须同时强大,因此应该尽快增强文化软实力,消除“文化赤字”。
2.各文化企业要加大对国外市场的调研,针对国际市场制作一些产品。“据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筹划了10年,专门研究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喜好,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在制作文化产品之时,不要局限于狭隘的受众范围,要放眼国外消费者的喜好,才能更广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3.建议文化企业要好好练‘内功’,争取早日将中国文化产品‘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