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


 

经济领域是人类活动领域的基础部分,经济活动是以商品生产与交换为核心内容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活动,其他社会活动如文化、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等都是以它为基础,最终都是为它服务的。
商品交换的比例由什么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以什么为基础?这是长期争论的问题。门格尔认为,商品交换的比例和商品价格完全归结为交换双方对财货的主观评价的均衡。杰文斯采用最后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来说明交换比例的决定,他认为:两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交换后可供消费的诸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之比例的倒数。他还得出:物品的交换比例与边际生产成本成反比例。瓦尔拉斯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的均衡。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格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现在来分析商品交换的基本准则究竟是什么。商品购买者与商品销售者在进行商品交换过程中有着不同的目的:购买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货币购得最多使用价值的商品;销售者总是希望以最少的商品售得最多的货币。
一、购买者的客观动机。
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最关心的是该商品对于自己的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的生产成本。他总是在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否大于市场价格所对应的抽象使用价值?
设商品对于购买者的使用价值为Qu,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为Qj,则购买者购买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Qu≥Qj                   
由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可随着购买者采购量的增长而下降,因此购买者将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尽可能将更多货币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转化为商品的具体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下降,并最终趋近于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即
Qu≧Qj                   
总之,购买者在购买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购买数量,使他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他所付出的货币使用价值。
二、销售者的客观动机。
与购买者相反,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最关心的是商品的生产成本,而不是该商品对于他人的使用价值,他总是仔细地权衡:该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是否大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设商品生产成本为Qv,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为Qj,则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客观动机是:
Qj≥Qv                  
一般情况下,由于商品的市场价格可随着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因此生产者将会尽可能加大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使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下降,并最终使商品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即
Qj≧Qv                 
总之,生产者(或销售者)在销售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生产数量,使他得到的市场价格所代表的抽象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三、买卖双方的客观动机。
综合以上两个客观动机,可得:
Qu≧Qj≧Qv              (4-15)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商品的市场价格总是介于消费者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成本价值之间,且商品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必须大于商品的成本价值。
即:     Qu≧Qv                        (4-16)
综上所述,购买者与生产者(或销售者)在交换商品时,通过调节商品的销售数量,使购买者所得到的商品使用价值无限趋近于生产者(或销售者)所得到的货币使用价值,最终无限趋近于生产者(或销售者)所付出的生产成本,从而可得:
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商品交换总是趋近于以买卖双方的成本价值为基础,实现等价交换。
几点说明:
1、商品交换包括商品与商品之间、商品与货币之间、货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
2、这里没有考虑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产生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商品的广告宣传成本、销售成本、采购成本、贮存运输成本等。这些成本如果由购买者付出,则计入购买者的成本价值之中;如果由生产者或销售者付出,则计入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成本价值之中。
3、许多商品是单件消费的,购买者只能决定是否购买它,而不能决定购买它的数量,此时,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体现得较为模糊。但是生产者或销售者可以决定它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体现得较为清晰。
4、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只是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和概率性,而不具有具体性、特殊性和确定性。
四、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
根据商品的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不同取值,商品的供求关系处于三种不同的状态。
1、供不应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大于其成本价格,即Qj≥Qv时,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此时,商品生产者将不断增大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回落,并趋于成本价格。
2、供过于求。当商品的市场价格小于其成本价格,即Qj≤Qv时,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状态,此时,商品生产者将不断减少该商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在使用价值边际效用规律作用下,商品的市场价格逐渐上升,并趋于成本价格。
3、供求平衡。当商品的市场价格等于其成本价格,即Qj=Qv时,商品处于供求平衡状态,此时,商品生产者将维持对该商品原有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成本价格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总之,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商品的实际价格除了受生产规模或销售规模的影响之外,还要受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构成一种附加的市场价格和附加的成本价格,对商品的市场价格和成本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并构成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