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加剧,昨日期货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继续攀升。
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后发布的联合公报呼吁,采取“市场导向型”汇率和利率政策。
丹麦银行(Danske Bank)的弗莱明•尼尔森(Flemming Nielsen)表示,这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种委婉说法,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人民币实际上一直执行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他表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在亚洲日益获得支持,这是个重要进展。“亚洲内部的多边合作,一直是中国近期对外政策的重点之一,”尼尔森说。“这些呼声会得到中国的注意。”
就在一天之前,中国暗示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允许人民币升值。周三中国央行(PBoC)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没有再提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而表示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时,会考虑主要货币走势变化,而不仅仅是美元。有关中国央行将允许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因此得到强化。
远期市场显示,一年期人民币将对美元升值3.67%,高于周三闭市时3.32%的升值预期。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的抛售动力耗尽,美元贸易加权汇率走出15个月低点。国央行(PBoC)昨日承认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 数天后将访问北京,预期双方会谈将凸显国际间对中国汇率政策不断增强的忧虑情绪。
中国央行表示,外汇政策将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和主要货币走势变化”,此言显然是针对正在流入中国的大量投机资本以及美元弱势。
中国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使用上述新措辞之前,全球要求中国上调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来自欧盟和日本的压力。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自去年年中以来,人民币实际上再次钉住美元,而在此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5年开始被允许上升约20%。
负责贸易事务的商务部部长此言或许表明,央行的立场尚未得到政府高层的支持。
经济学家表示,央行的新措辞将使其获得更大的灵活性,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会很快调整政策。事实上,很少有经济学家预期中国会在明年年中之前放弃实际钉住美元。
苏格兰皇家银行(RBS)驻香港经济学家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称,中国央行“暗示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 长,但我认为商务部部长有关人民币汇率需要稳定的言论,会降低其意义”。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昨日在日本重申,他相信维持强势美元是重要的。“我深信,保持美元汇率强劲,对美国、对美国的经济健康非常重要,”他向日本媒体表示。
近来美元持续走弱,周三在贸易加权基础上跌至15个月低点,引发了人们对其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未来的担忧。
中国央行发表声明之际,正值一系列新数据出炉,表明上个月中国经济加速复苏,工厂产出增幅达到自金融危机前以来未见的水平。商品零售额也增长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