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作品选(新疆《散文诗作家》)
编者按:今天北京迎来了2009年第一场雪,回到北京七年来见到的雪天却不多,这个世界过于浮躁和繁杂,其实需要经常有静静的雪舞来漂白,然而,雪却越来越少。当我编完了这一期“我们”作品选之后,就需要向这半年多来的生活状态告别了,我要回到自己的学术和一个人写作的状态中,回到我习惯的自己跟自己呆在一起的日子里。半年多来,为了让大家的作品向读者们推出,我交出了自己可以交出的精力和体力的全部,那是由于自己与“我们”的承诺,也是为了“我们”与作者们、读者们的承诺。半年多来,一共编了七次的“我们”作品选,应该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我们”对于广大作者和读者的承诺了。都说“瑞雪兆丰年”,而今天的大雪已经不是预告了,可以说是“我们”取得初步丰收的一次盛大的庆典。当然,这场大雪也可能意味着我们更大的成果还在于明年、后年……
爱斐儿:
废墟上的抒情(八章)
引 子 /近 景/中 景/远 景/慢 板 /流 水/献 诗/颂 歌
阿
灵魂归来(外二章)
心灵如风 /宁静,通往未来的路
北塔:
什刹海
曹英人:
外心人(外一章)
早过去了!
沉 沙:
天 下
陈劲松:
一朵浪花(外二章)
3点45分的月光/纸灰之冷
陈德根:
阅读高原(二章)
仪式里的高原 /在高原之上
陈计会:
城市镜像(三章)
会议 /耍猴者 /蛙鸣
陈洪:
大高原
楚天舒:
野牦牛谷
崔国发:
城市边缘(五章)
飙 /“来了” /公园一瞥 /街巷,流动的馄饨摊 /棚户区的雨
大卫:
一块冰
丹 菲:
我们的身体(节选)
手 说 /心
独 步:
城里无诗(八章)
我有点想那个小镇了 /一只受伤的蜜蜂 /走在马路中央 /饥饿的信筒 /淮海路的夏夜 /寻找一片白桦林 /深秋街头/小店纪事
方
穿过酒杯之中的醉(外二章)
稻谷部族 /园里园外
方文竹:
拧 弯(外四章)
推
郭野曦:
鹰啸关东(四章)
火
黄恩鹏:
北海的牧羊人
韩嘉川:
葡萄酒里的牧场(外三章)
鱼的老骨头 /窗帘后面的世界 /一棵树
皇泯:
已溶入一种风景的暗了
雨突然失踪
洪
敦煌的飞天
海
与一条河对视(节选)
鸿
青南变奏(四章)
静静流淌的巴曲河 /走进唐谷镇牧场 /背水姑娘是一道风景 /草原上布满跑动的云块
花盛:
黑夜回响(外一章)
中秋·月亮·母亲
菡 湘:
梦见白衣白马的男子
贾梦华:
黑暗的蛋清(外六章)
时间:大橡皮 /事物的演变 /时间深处 /直钩垂钓 /台风就要登陆 /提灯的盲人
空 间:
大风吹过(外五章)
进
灵 焚:
花的语言(三章= 一座老屋,藏在腊梅里的往事/让我收下,这一树入夏的海棠 /荷花,都应该开在季节之外)
李仕淦:
水在高处流淌(外二章)
时间无法救赎 /面对黑暗
李见心:
预
水中的四季 /我们的面孔
刘 虔:
时光是一堵老墙(外一组)
心底的歌唱与忧伤(节选)
李松璋:
镜
亲爱的巫师 /泡 影 /干旱的地方 /手中的果核 /木 马
李明月:
群 舞(三章)
天水的大网 /昭
李王强:
家园及其它(五章)
石头碰疼了流水 /不让雨滴在大地摔疼 /落满尘沙 /一地北风 /河流瘦去
林登豪:
城市映像(五章)
城之节奏 /城市底片 /城之魅影 /城市之泊
李明雨:
回归自然(三章)
杯中的绿茶 /紫葡萄·绿葡萄 /沾满风声的鸽子
李 唐:
王的退位诏书(外五章)
宽 恕 /红 衣 /玩 耍 /涛中赋 /七芒星
刘向民:
风,行走在大地上(五章)
骨骼,一些发着磷光的骨骼 /温暖,一些具体的事物 /对爱情的断想是一场梦 /甲骨文:蔓延的根 /瓷片,闪烁着火的激情
刘新源:
屈原·涉江
刘星元:
诗中的月色 /江南梦 /桃花!桃花
流 竹:
父亲的歌声
宓 月:
心
黑 洞 /邂 逅
莫
白家田水库某个冬日的部分细节(五章)
掩藏不住的水 /阳光落在峡谷 /水边的草坪 /独自赤足戏水的人 /人们在溯源而上
马东旭:
运粮河(外三章)
雪 /在海边 /父 亲
曼
词语或禅意(五章)
漏 /返 /堕
马亭华:
苏北的秋天(六章)
秋 菊 /深秋的火焰 /小 隐 /笔墨乡村 /九 月 /星 空
木 鱼
梦里,我打不开你的门(外四章)
蟋 蟀
/于村庄田野
欧逸舟:
野孩子(外三章)
猎 /新房客 /鱼
庞
屋顶上的海(六章)
海上日出 /坐在轻风里 /微风中一片片树叶落了下来 /变 化 /瞬 间 /初 夏
清荷铃子:
我的小镇
清
沧海月明(外三章)
滴水的月光 /秋江夜泊 /雪山春晓
任随平:
大地的投影(组章)
立夏之后 /最后的心事 /花 期 /苹果花
水木灵辰:
走过梦影的痕迹(外三章)
会思想的芦苇 /抵达的世界 /瞳孔世界
三米深:
忘却特克斯(三章)
迷宫 /九 曲 /科 桑
山
梅山茶韵(节选)
宋晓杰:
以沉静
37年是多长的一条铁轨 /我这不同年月的肖像 /身体是一座玻璃城 /穿过记忆的钉子
司舜:
秋天记事(五章)
喜悦的秋水 /遗落的谷粒 /白色的棉朵 /月光下的荷塘 /最好的阳光
唐朝晖:
安 居(四章)
大地空荡,到处是垃圾和废弃的土地 /天井悬垂群房中,与天地呼吸自如 /能够逼问我的,只是我们自己/有了自己的光,我们走到这里
唐 力:
墨 斗(五章)
墨斗:修正 /墨斗:尺度 /墨斗:比喻一种 /墨斗:一种寓言 /墨斗:怀念与消逝
田 鑫:
沉默的树以及其他(外三章)
乡下的树 /河边的树 /树的数学
王小忠:
甘南草原(四章)
合作小镇:米拉日巴九层佛阁
吴晓川:
一路走来的中草药(外二章)
穿着旗袍的女子
谢明州:
木槿花(外五章)
又见紫藤 /遥 想 /一张薄纸 /一程乡愁 /三作家断忆
鲜 圣:
嬗
热爱的本质 /宁静的守望 /坚持的目的 /开往春天的长途汽车
小睫:
一滴水
王长敏:
抵达海的蓝色火焰(组章)
徐澄泉:
粽子回归民间(六章)
小满及其以远 /粽子回归民间 /马庙传说 /棺木沱故事 /桫椤湖抒情 /清溪遗诗
徐俊国:
方 言(外五章)
她为什么像我的母亲 /隐秘之爱 /我喜欢坐在田埂上度过一个个秋天 /泥孩子的三个愿望 /重建鹅塘村
向天笑:
黑 暗(三章)
带着黑暗行走 /黑暗里的远方 /夜的黑暗是我的村庄
许文舟 :
红河印象(四章)
过桥米线 /家花园 /水燕子洞 /旧的文友
叶卫平:
不仅属于一个夜晚的史诗
内在境域·连锁事件的过程之一 /在境域·连锁事件的过程之二 /在境域·连锁事件之三 /在境域·连锁事件之四/在境域·连锁事件之五 /在境域·连锁事件之六 /在境域·连锁事件之七 /在境域·连锁事件之八
亚 楠:
在江西大地上行走(六章)
去井冈山的路上 /洋界 /泸溪河泛舟 /虎山的风 /墓群 /匡庐想起一个人的名字
杨
路途并不遥远(外三章)
画意:光线 /画像 /列车
语 伞:
聆听中国
伊 戈:
甘南:关于河流的一些词语(三章)
洮河之滨 /首曲黄河 /藏源大夏河
杨启刚:
空 门
喻子涵:
少女和马
云 珍:
平原上的风景在一颗树的指挥下起伏(外五章)
一只羊洞穿苍茫 /引一缕强劲的北风冲茶 /冬夜的寂寞如落满了灰尘的黑漆书桌 /站在晚秋的海岸上/犹疑和担心足以阻止一个季节
原筱菲:
自己的草原(七章)
深 蓝 /花开的声音 /记忆里的相伴触手可及 /左手是春天右手是秋天 /在洁净里回忆
步入树林/
周庆荣:
远离尘嚣? (外五章)
看着影子 /我这张脸 /与天池有关 /海边偶拾 /无人之处的醉
郑小琼:
在清远森林(外六章)
盐 /土地神 /过湖湘 /客家史书 /过古城 /站于城楼
赵宏兴:
守夜者札记
子 轩 :
家 书(外二章)
偶 遇 /篱笆那边
周大强:
淮北,淮北(六章)
青青芦苇 /遥望淮北 /明亮的风 /出嫁的月光 /少女的黄昏 /乡下女人
附录:
1,“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的态度(省略)
2,“我们”纪事表(按时间顺序)
1、2008年4月初王宗仁、刘虔、邹岳汉、周庆荣、灵焚、沉沙、黄恩鹏等在北京海淀区花园饭店聚会。灵焚与周庆荣初识。
2、灵焚对周庆荣的散文诗《我们》产生共鸣,写了《一代人的宣言》,寄给《散文诗世界》主编宓月。
3、宓月主编在《散文诗世界》设立专栏:“我们的80年代”,刊登了周庆荣的《我们》以及灵焚的评论。
4、阿毛读了周庆荣的散文诗和灵焚的评论产生共鸣给庆荣和灵焚来电话,首次涉及“意义”写作。
5、阿毛获得“2008年度10大新闻人物奖”,4月26日来京领奖,周庆荣、阿毛、灵焚、宓月相聚北土城的德恒会馆,关于组织散文诗群体的问题成为其中的一个话题。
6、2008年7月、亚楠、阿毛来京,灵焚邀请王宗仁、刘虔、周庆荣、沉沙、北塔、杨志学、阿毛聚会,亚楠与周庆荣相识。
7、亚楠到北土城德恒会馆拜访庆荣。周庆荣、亚楠、灵焚在会馆以及庆荣的家里,畅谈散文诗的现状与创作问题,周提出散文诗应作为“大诗歌”来发展的理念。三人再次谈到需要组织一个群体推动当代散文诗发展问题。
8、2009年3月14日,亚楠来鲁院学习,周庆荣邀请周所同、刘虔、灵焚、沉沙、北塔、洪烛、唐力、楚天舒、周占林、大卫、灵焚、小林光(日本)相聚北土城。大家一致认为需要组织一个散文诗群体。最初想到的名称只是“北土城散文诗群”、洪烛建议就用“我们”这个名称更好。他的倡议得到大家的响应。从此,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散文诗群体:“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酝酿诞生。
9、3月17日,周庆荣发了博客文章《算是一次散文诗沙龙?》,沉沙在“散文诗作家网”发了《北土城或我们》,3月18日,刘虔在博客上作了深情的回应。
10、3月21日,周庆荣、灵焚、亚楠、姚园(美国)等参加“张家界生态文化节暨国际散文诗人同吟张家界”笔会。与邹岳汉、阿毛、宓月、李松璋、赵宏兴、丹菲等在张家界“鸽子花国际大酒店”再议“我们”的理念等事宜。
11、3月23日灵焚回京,24日起草“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蓝皮书/发刊词”草稿。
12、3月26日,山珍给灵焚来信,希望能够加入“我们” 散文诗群。
13、3月27日,秦华给灵焚来信,祝贺“我们”散文诗群的出现。
14、3月29日下午,灵焚、刘虔、楚天舒、北塔、沉沙、田原(日本)、亚楠、唐瑜、张富英、唐朝晖等齐聚“老故事餐吧”的中国诗人俱乐部,谈论“我们”的群体定位问题。
15、3月30日,李见心给灵焚来信,认为“我们”散文诗群的出现是一场“心灵的暴动,灵魂的起义”。愿意成为“我们”的一个成员。
16、3月30日,周庆荣从四川回京,31日下午,在周庆荣的邀请下,周所同、亚楠、姚园、刘虔、沉沙、灵焚、北塔、杨志学、唐力、楚天舒等11人讨论灵焚起草的“发刊词”的定稿问题。洪烛、大卫、周占林、雪漪、黄恩鹏有事不能出席。席间给山东的耿林莽前辈、湖南的邹岳汉前辈、辽宁的李秀珊、刘川、锦州的李见心、四川的阿毛、宓月等去了电话听取大家的宝贵意见。大家逐句讨论“我们”的面世话语。在整理讨论后的定稿时,灵焚把原来的“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蓝皮书/发刊词”改为“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的态度”。
17、4月2日,广东的陈计会给灵焚来信表示祝贺。
18、4月5日,王宗仁、刘虔、周庆荣、洪烛、周占林、北塔、楚天舒、灵焚等再聚“老故事餐吧”,热议“我们”散文诗群后续展开性活动,并商定准备每年出版《我们》散文诗年选。由邹岳汉担任主编,周庆荣、灵焚担任副主编。编委由洪烛、亚楠、阿毛、李见心组成。
19、4月5日,香港文榕给灵焚来信,表示很幸运能成为“我们”的成员。
20、4月6日晚上,《散文诗》杂志主编冯明德从湖南益阳给周庆荣打来电话,热议“我们”散文诗群。“我们”的态度得到进一步的响应。
21、4月7日,灵焚收到江苏的马亭华的来信,希望参与“我们”群体的行动。
22、4月16日散文诗人、《青岛文学》副主编韩嘉川在与耿林莽前辈通话后,写下散文诗《我们,散文诗群》,参与“我们”行动。上海语伞来信,加盟“我们”。
23、4月17日,周庆荣在自己的博客“北京老风”上贴出了“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的态度”,这篇已经定稿的“我们”散文诗群体的创作追求与思想倾向文章正式面世,从此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诗歌、散文诗界的积极反响信息、以及希望加入“我们”的作者邮件陆续抵达北土城,这对于“我们”属于一种出乎意料的事情。
24、4月18日,灵焚收到耿林莽前辈来信和作品,耿老表达了对于“我们”的期待,并殷切指出作为群体活动在将来的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5、4月19日,河南散文诗人空间给庆荣、灵焚寄来加盟稿件,参与“我们”散文诗群美学行动。
26、4月19日,云南散文诗人陈洪、湖南散文诗人海叶给灵焚来信希望参与“我们”散文诗群创作实践。
27、4月20日,庆荣在上海与“上海诗人”谈“我们”,得到上海诗人的响应。
28、4月23日,姚园给庆荣、亚楠、灵焚来信,再谈自己能够参与“我们”散文诗群问世行动的感慨与期待。
29、4月24日晚上,亚楠邀请王宗仁、刘虔、沉沙、灵焚、黄恩鹏、秦安江、王妍丁、彭澎等汇聚鲁迅文学院(庆荣由于前往山西参加笔会不能到场),灵焚向大家介绍“我们”作品的选稿情况,大家畅谈当代散文诗创作以及“我们”的问世及其反响。
30、4月25日,庆荣在山西与散文诗人丹菲,以及《诗选刊》主编周公度、诗人金所军、姚江平、三色堇等诗友畅谈“我们”。
31、4月28日,邹岳汉、王宗仁、刘虔、周庆荣、亚楠等齐聚北土城,讨论由灵焚负责初选出来的“我们”散文诗群的第一次亮相作品,寄往《诗潮》由编辑部定稿。
(5月1日开始的活动以及“第二时间走进者”的情况省略,只记下几件大事备忘)
32、6月,“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作品选在《诗潮》第6期上第一次集体亮相。
33、8月,《诗选刊》(下半月刊)第7期上刊发了“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作品选。
34、9月,《中国诗人》刊登了“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作品选。
35、11月底,《新世纪文学选刊》用2009年第12期的整期杂志为“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进行了一次作品大展。
36、11月底,《诗潮》为“我们”第二次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在第12期上再次刊登了30多个页码的“我们”作品选。
37、12月,由中国诗人俱乐部编选的《大诗歌----中国诗人俱乐部作品选》(青年作家出版社)推出了新诗和散文诗合集,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继2个月前出版的“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60年中国散文诗精选”之后,当代文坛第一次把散文诗与新诗平等以平等的地位对待,认同散文诗的独立文体意义与审美价值。在这本选集里,编选了“我们”50多位作者的作品。从此,散文诗与新诗作为现代汉诗的两翼(邹岳汉语),开始进入了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