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清除抑郁症的残留


老师:

您好!我有过抑郁症,现在好多了,但是还是有残留,我现在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一讲话很多时候会断断续续的,那是从高二开始的,现在有时也不会断断续续的还很好,但是讲的不好的还是占据多数。我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讲话前就潜意识的觉得自己等下讲不好,接着就是头痛,心情郁闷,接下的就是很高概率的说不好了。呵呵,平常也有说的很好的时候,一般来说是在电话里,心情平静,高兴时,开玩笑时。

第二就是自己总是会乱想,总是会猜疑的想,想到一些不高兴的事情,还有就是对刚刚发生不怎么好的事情总是想个不停,我也知道不应该想,但是它就是不受的控制。那样使得心情很不好,还有就是不由自主的想使得自己对事情反复的想,那样就会使自己对以前的决定犹豫,反悔。还有就是有点缺乏自信,内心里还是比较少快乐,由于以前抑郁的延续,那样的性格都有点像女生了,怎么办啊?

这位朋友:

您好!你说自己说话“很好的时候,一般来说是在电话里,心情平静,高兴时,开玩笑时”,而在别人的面前讲话的时候就会出现断断续续情景,从这里可以看出,您的问题是自我设限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你总结得非常好——“我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讲话前就潜意识的觉得自己等下讲不好,接着就是头痛,心情郁闷,接下的就是很高概率的说不好了”。所谓自我设限,就是个体针对可能来到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以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换句话说,所谓自我设限就是你在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之前,就以“觉得自己等下讲不好”的思想和意识先入为主,这个思想和意识让自己紧张焦虑而出现了心身反应(头痛,心情郁闷),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接下的就是很高概率的说不好了”。其实每一个人在讲话之前都或多或少有一点恐惧和不自在,起头说起话的时候都不是那么畅顺和流利,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这是因为我们在讲话前身心要调动应付外界刺激和困难的应激状态,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的反应方式就是紧张,这种紧张可以使我们产生应付瞬息万变的力量,让我们把话讲好,所以建议你用坦然的心态面对和接受这种紧张——我的这种紧张是正常的,许多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和我一样。当你遇到“讲话前就潜意识的觉得自己等下讲不好”的情景时,不妨直接告诉你所面对的人:“见到你很高兴,不过刚与你谈话我有点紧张,讲得不好,请你见谅”,这样你就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而达到讲话连贯顺畅的目的。

其次,承认真实的自我——我就是一个做事认真,老实谨慎,不够果断的人——并接纳真实的自我——做这样一个人也是非常不错的,那么你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渐渐得以平息。你的问题的关键就是不承认和接纳真实的自我,而是过于夸大理想的自我,认为自己不仅在学习上是优秀的,在人际交往等各方面也必须表现突出:我应该而且必须表现的镇静自若、风度翩翩,我头脑中不能有任何杂念,我说话必须有理有力,我做事必须干净利落,我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恐惧和紧张、焦虑和冲突,我应该是最优秀的,是众人瞩目的中心。于是乎极力追逐理想的自我而对真实的自我否定、贬低,自然而然我们就体验不到轻松愉悦和快乐的情感。如果我们承认和接纳自我的不完美,承认和接纳现实的不完美,行动起来,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和实现,那么你“讲话前就潜意识的觉得自己等下讲不好,接着就是头痛,心情郁闷”的问题也就会得到化解或消除。

最后,我们的潜意识是不能分辨好坏的,我们给它传递什么样的指令,那么它就会回应我们相应的行为和表现,比如,你在跟别人交谈前自我感觉会断断续续的讲不好,那么就会在你跟别人讲话的时候出现你所想的断断续续的讲不好;再如,你在跟别人交谈前不断用内心的语言告诉自己“千万别出现断断续续讲不好的情况”,结果断断续续讲不好的事实果然就出现了。所以你给它的是个错误的信号,它就会不折不扣的接受并产生相应的结果,所以从现在起你要不断地重复一些有建设性的、和谐的和健康的思想给潜意识并向它发布命令,让它接受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想法,很快你就会有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感受。

关于你说“自己总是会乱想,总是会猜疑的想,想到一些不高兴的事情,……,我也知道不应该想,但是它就是不受的控制。那样使得心情很不好,还有就是不由自主的想使得自己对事情反复的想,那样就会使自己对以前的决定犹豫,反悔。”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你:

第一,你可以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问是什么事让我苦恼?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性。它是一件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吗?或者,它是一件已经发生过或者是你害怕将会发生的事情呢?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你把苦恼和痛苦的范围缩小,另一方面可以使你发现此时此刻的你所处的境况还不错,让你真正感到苦恼和痛苦的是你内心思考的方向,即前思后想的真正是过去和未来。这样有助于你把心思回转到此时此刻,并把心思真正投入到此时此刻幸福、愉悦和快乐的享有之上。

其次,问自己“我为什么紧紧抓住这个消极的感受而不放手呢?”这样就会让我们回转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我们心态的烦躁、痛苦和恐惧还是幸福、愉悦和快乐,说白了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在以消极的心态在看待事物,一直让自己沉溺在沮丧和痛苦之中,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受难的人。这就是说,你非常愿意享有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生活,而不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如果你愿意享有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那么你就会摒弃烦躁、沮丧、痛苦和恐惧的感受,当然幸福、愉悦和快乐的生活也就会紧随你转变的心态而来。

最后你要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得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对于你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过一种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同时也非常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将这种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追求到手。这时候你就会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把握此时此刻所具有的幸福、愉悦、快乐和爱,当然你的心态也就会把自己导向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之上来。如果你对某人生气或者与某人攀比让你沮丧和痛苦,那么你首先要让自己意识到:愤怒、沮丧和痛苦会让自己陷入情绪极度紊乱之中,我所要的和不惜任何代价所追求的是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我知道愤怒、沮丧和痛苦与幸福、愉悦、快乐和爱不能同时存在,在此我必须要做一个抉择,对于我来说,我当然要选择充满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生活!

第二,出现胡思乱想的时候,不要恐慌和焦虑,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做好自己目前所要做的是。以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干的事上去,自然而然你内心的胡思乱想以及猜疑的兴许也就会随之减轻或消失。

第三,自我暗示,厌恶胡思乱想。当胡思乱想以及猜疑的情形出现时,你心里可以不断的反复地默念这是心理垃圾我必须清除胡思乱想以及猜疑是有害的我讨厌胡思乱想以及猜疑等等。这样反复多次的默念,能克服因胡思乱想以及猜疑的影响而抑郁的毛病。心理学家证明,从心理上厌恶它,在观念和行动上也就随心理的变化而放弃它。

第四,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创造和享有快乐的事情上来。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胡思乱想以及猜疑的情形出现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创造和享有快乐的事情上来。

第五,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创造和享有快乐的目的。

你说“有点缺乏自信,内心里还是比较少快乐,由于以前抑郁的延续,那样的性格都有点像女生了”,首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我是造物主的独特创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跟我完全相同的第二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会有价值,我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对自己说:我能干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会有自尊、愉快、好胜等良好的心态,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绩。

其次、把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每个人在说话做事之前都有些许自卑感,自卑感既会让人胆怯退缩、畏首畏尾,也会让人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只要我们发现它,承认它的存在,并设法弥补它,它就会变成走向成功的踏板,从而登上人生追求的目标。

第三、从小处、容易处着手,首先做自己胜任和掌控的事(自己不能胜任的事,不要立即强制去做),获得自信心之后再做较为复杂的事,就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

第四、充分利用你身边的好朋友,将自己的困惑、苦恼、郁闷向她们诉说(当然也可以用写日记的形式),她们肯定会替你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和帮助你走出困惑、苦恼、郁闷的心境,进而化解或消除你的自卑感。

第五、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比如主动向人际关系好的同事请教;主动接触同事,并以礼貌性语言和行为对待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从自卑中超越。

第六、找自己的优点,首先从心理上认可自己,当然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帮你悉数自己的优点,使自己从优点之上挺立起来。也可以观察你周围的同事,在他们的身上也存在着缺点,这样你就可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最有在日常生活中给你提一下建议,供你参考和运用:

首先,从现在开始进行体育运动,因为人们通过参加体育运动,特别是自己擅长和喜爱的运动项目,随着身体的发热、血液循环的加快、血管的扩张,能使工作和劳动所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乏、情绪紊乱得到一个积极的调节,同时在完成复杂练习的过程中,以及与周围同伴默契配合和对手斗智斗勇的拼搏中产生一种美妙的快感,这种快感不仅会使参加者产生自尊、自信、自豪,而消除忧虑,舒畅心境,而且还会使人内心充满欢喜,享受乐趣的沐浴;另一方面体育运动能使身体产生一种被人们称之为腓肽的激素,这种激素能愉悦神经,调节心理,让人感觉到高兴和满足,把压力和不愉快化作烟云而远离于个体,所以人们也把身体产生的腓肽激素称之为“快乐因子”。刚开始运动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难展开手脚,只要我们心里想着没有什么能把我捆绑,我要享有运动场上的自由与快乐,那么我们就会用自己的意志力迫使自己伸展开的躯体,当我们尽情的活动直到满身大汗的时候,这是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爽快的心境。在此我要提醒你的是每天学习和工作结束之后做这项活动,这样我们就会让自己的郁闷、烦乱的情绪一扫而光,最好是形成习惯。

其次,经常运用想象放松法来放松自己。想象放松法是通过一些安宁、舒缓、愉悦的情景的想象以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您要尽量运用各种感官,观其形、听其声、嗅其味、触其柔……恰如亲临其景。

比如,您可以想象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散步。在一个暮春的下午,夕阳西下,余辉相映,您踩在柔软的草地上,清新的野草味、花香味以及田园味阵阵扑鼻,不时还有鸟儿鸣叫、蜂蝶飞舞。您身临其境,微风拂面,就像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柔光沐浴,就像出远门时父母的谆谆叮咛;高天远山令您心旷神怡,您此时舒展全身,慢慢地做深呼吸,感到无比轻松舒坦。这样就可以排除杂念,心平气和,达到放松的目的。

再如,我静静地俯在海滩(湖边的草滩)上,周围没有其他人,清风轻轻地吹着,我渐渐聆听到风吹过草地和我的耳旁,我感受到了阳光温暖的照射,触到了身下海滩上的沙子(湖边柔软的草儿),我全身感到无比的舒适,微风带来一丝丝海腥味(清新的味道),海涛在有节奏地唱着自己的歌(湖面上的水静悄悄地涌过来,时不时有鱼儿嬉水溅出的水花声),我静静地,静静地谛听这永恒的波涛声(这令人神往的梦里水乡)……

我坐上了小船,在平静的水面上慢慢汤漾,小船轻轻的摇呀,它有节奏地向我梦想最美丽的地方摇去,我的呼吸渐渐慢而深,和着小船的节奏,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我尽情地享受着。

天上的白云倒影在镜子一样的水面上,不知那是水面,那是天空。几只飞来的海鸥(白色的了儿)在贴近水面掠过,翅膀几乎触到水面,一会儿它们又飞向蓝天,尽情地玩弄它们的飞行技巧,非常轻巧,潇洒自如,正如我一度有过的进入最佳状态时的表现,一切变得那么投入,比赛在我的控制之中,我发挥得很好……

再次,睡觉前的催眠。熄灯后取仰卧位躺在床上,先做35次深呼吸,然后想象一股温热的清水流过头背,冲过肩膀,使整个身心都沐浴其中,或想象自己漂浮在温暖的水面上随波逐流,感受到一种舒服、自在、愉悦的体验,或想象躺在柔软蓬松的海滩上,照射着温暖和煦的阳光,使自己感到舒适、轻松和自然。在想象的过程中不断用内心语言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舒服,……”“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很美妙,很美妙,……”。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如果你在配合听马丁的《催眠的花园》和廖阅鹏的《潜意识音乐:调节身心催眠》,你会觉得大脑在跳动,腺体分泌“快乐因子”,你的烦恼就会随之消失,只要你坚持一周以上就会有一个飞跃性的改变!

再再次,平时应该多听音乐,让优美的乐曲来化解精神的疲惫。轻快、舒畅的音乐不仅能给人美的熏陶和享受,而且还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松。同时要有意识的放慢生活节奏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即使做错了事,也不要责备自己,这有利于心理平衡,也有助于舒缓精神压力,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不要害伯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能正确处理事务。只要你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一切,那么你的心绪要就会愉悦和快乐起来。

最后,幸福既在我们的心中,也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我们向往幸福,追求幸福,以实际行动走向幸福,那么我们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你的朋友杨永龙期望你尽快调整心态,以积极的姿态追求人生的幸福。